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隅荒怪有谁珍,零落珊瑚泣季伦。


法供坐令微物重,色难归致孝心纯。


只疑薏苡来交趾,未信蠙珠出泗滨。

白鹭拳一足,月明秋水寒。


人惊远飞去,直向使君滩。

登岩出嚣尘,入谷媚泉石。


悠然惬幽趣,不觉几朝夕。


高寻倦冢顶,旧赏叹陈迹。

积水深源,白鸥翻翻。
倒影光素,于潭之间。


衔鱼鱼落乱惊鸣,争扑莲丛莲叶倾。

红轮不暂驻,乌飞岂复停。


岑霞渐渐落,溪阴寸寸生。


藿叶随光转,葵心逐照倾。

来自西洋白者稀,炎天冰雪积毛衣。


黄花顶上开难已,玉粒笼中啄不肥。


皎洁应为高士得,疏狂每恨昔人非。

翼翼山千朵,萧萧屋数间。


石崖不可度,门径几曾关。


绿树经秋在,白云终日闲。

燕山榆叶望秋稀,雪羽潇潇向楚微。


夜雨芦花看不定,夕阳枫树见初飞。


影随汉骑营边落,梦绕胡儿笛里归。

乐天歌咏有遗编,留在东林伴白莲。


百尺典坟随丧乱,一家风雅独完全。


常闻荆渚通侯论,果遂吴都使者传。

心似澄潭水,潭底日涓涓。


即此观生得,何须更仰泉。

白石映心白,临潭千仞高。


崖头撒手去,著步得无牢。

是谁裁、轻冰一片,采莲莫便忘藕。
湘波一勺刚盛住,又学翠盘珠走。
才入手。

恁纤纤、两头兜起,芳心收束无限。
吴侬错认瓢儿菜,怎把冰绡轻换。
君试看。

百花落尽,只榜眼、莲花长好。
甚老去张郎,脸霞红褪,犹著白衣待诏。
千岁辽东霜翎鹤,算十倍、雪儿难老。

不绯不紫,是榜眼、莲花一瓣。
与脉望圈儿,香芸叶子,好结书中伙伴。
露冷瑶房轻轻坠,了不觉、粉痕销减。

障秋晖、亭亭青盖,瑶华一二三朵。
无情有恨何人见,月晓风清欲堕。
花雨过。

是天生、银船一叶,宛然盛得愁住。
莲衣落尽深红色,姑射冰肌偷觑。


双白鹭。

二水中分烟渚微,江光如练澹晴晖。


芳洲自入青莲笔,群鸟犹矜白雪衣。


沙净伫看连影立,风生散作几行飞。

天空南斗望沈时,半幅书来慰我思。


何处烟波堪指拟,此生妻子免寒饥。


移居近洛依康节,沾禄归山愧杜诗。

素质宁嫌潘鬓华,来时应有雪翻车。


赋传山谷文堆绣,种出麻源韵胜茶。


不向桂宫藏玉兔,合横蕊观俪琼花。

咏真古灵区,峮嶙奠彭壤。
洞辟涵幽虚,冈崇联嵣㟿。
七匡托霞踪,二李税云鞅。
拾得他山玉一团,光华偏映读书轩。
乍惊残雪留花砌,久讶明星浸石盆。
何处琢来秋水骨,半空吹落白云根。
偶逐飞云别涧冈,解缨聊尔濯沧浪。
襟怀久已无山水,客鬓谁令有雪霜。
未必丹砂真却老,可堪白首更为郎。
玻璃亭子明如水,仿佛银塘。
烟月苍茫。
不辨花丛只辨香。
天外飞云结晚阴,城头清吹度虚襟。
江山已定南居计,鱼鸟休撩北去心。
菊早有花千叶嫩,薄香酿酒十分斟。
不知鸥与鹤,天畔弄晴晖。
背日分明见,临川相映微。
净中云一点,回处雪孤飞。
樱桃脸自带胭脂,忽讶相逢事可疑。
岂谓红颜披素练,却将艳质改冰肌。
嬉春姊妹非杨柳,凝露翩翻似雪儿。
飘然有客出成都,直下湘江奉母趋。
彩鹢翻红飞画桨,珍鱼跳白入行廚。
斜量印颊如横剑,细数文鳞欲缀珠。
英英白云起,呈瑞出封中。
表圣宁因地,逢时岂待风。
浮光弥皎洁,流影更冲融。
江城霁夕晖,层阁凌百尺。
冠盖会群公,对此秋月白。
岂敢耽欢娱,良时亦足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