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遣化何时取众香,法筵斋钵久凄凉。


寒蔬病甲谁能采,落叶空畦半已荒。


老楮忽生黄耳菌,故人兼致白芽姜。

君不见黄花曲里黄,戍日萧萧带寒树。
楼上偏临北斗星,门前直至西州路。


每到瓜时更卒来,祇对黄花□□□。

一纸千金手自裁,片鸿遥托渡江来。


只应不隔嫦娥面,月里封题月里开。

伊人一水自徘徊,忽漫相逢胜友来。


五色居中当玉露,三秋已尽愧金台。


屈闾泽畔形容悴,陶柳篱边兴味颓。

不奈城中役,重寻水上游。


秋光俱白舫,山翠忽黄楼。


竹覆溪门净,云藏石洞幽。

登高待重九,风雨恐相妨。


预约来金地,迟留坐石床。


一樽乘野兴,同赋揽秋光。

昨日传书到汉京,几年为客向江城。


怀人夜雨孤尊在,闻尔秋霜两鬓生。


半世行藏频倚剑,各天消息一沾缨。

栽竹须乘醉日栽,移将奇种出香台。


贫家莫道无珍玩,多少黄金碧玉来。

燕山日落悲风起,百尺高台留故址。


满地狐踪丘陇间,千金马骨荆榛里。


至今行客说燕昭,爱士高风久寂寥。

送君白门去,五载尚为郎。


握手知何日,题书问故乡。


潮声江浦雁,秋色石城霜。

劲弩分张不露弮,叠双连中巧无前。
林中袖手心如水,重为西风一怅然。
豫章先生行孝友,作书往往心应手。
想当挥汗临风时,不在荔枝与春酒。
竹枝歌中喜鹊鸣,食莲感秋思弟兄。
仙岭媚春华,浮泉杂绮霞。
云中回碧草,天上泛桃花。
流蔽金堂宅,源从玉女家。
几载尘劳梦,名山得暂留。
杖藜探绝壑,云树状高秋。
野性看飞鸟,寒声听夜流。
山寒经宿雨,树树杂丹黄。
名士耽幽胜,新诗寄草堂。
偶依流水坐,翻叹俗尘忙。
岁晏天萧萧,日落山苍苍。
寻幽度小涧,眺远跻层冈。
班坐古道上,落叶满地黄。
平居意兀兀,闭户忘饥困。
故人千里书,恻恻念餐饭。
只因行路难,兼之别离远。
樯燕呢喃浪语人,岸花飞舞苦伤情。
剩穷诗眼三千界,漫鼓琴心一再行。
他日湖山还帝里,别时风雨满江城。
相得诗人我与兄,平生无一不真情。
河梁莫恨看云别,剡棹曾经载雪行。
近喜双鱼传尺素,远胜孤雁带边城。
章氏孽子操心危,少曰已爱躬芸芓。
夫耕于前妇后馌,饮酒安用黄金卮。
不向尊前赏歌笑,买田独置先生祠。
万里观光谒圣皇,宁亲又喜得还乡。
都门落日开帆影,玉署东风散雁行。
淮浦雪消春涨绿,吴山雨过晚横苍。
一麾江阁对凫鹥,道远书从隔岁题。
去国竟成浮水瓠,当年原有上天梯。
世情自欲论恩怨,时事何妨杂笑啼。
风雨初晴水满陂,芙蓉散影碎涟漪。
惊鳞自怪摇轻扇,好鸟凭谁画软枝。
东郭先生还卧病,小轩丛菊正堪时。
承平凡卉亦精神,耆宿风流此一尘。
八十九年虫网遍,衰残及写岁寒身。
昔闻轩辕氏,学道在兹山。
合沓群峰秀,飞鸾云际还。
丹泉温可掬,翠壁湿难扳。
萧寺过逢共举觞,无边秋色入重阳。
菩提带雨犹分翠,菊蕊含霜半吐黄。
趺坐漫思参大乘,翻经聊复礼空王。
天宝年中一老伶,孤坟三尺旧题名。
沉香亭畔曾供奉,太液池边得从行。
蜀道马騑尘衮衮,梨园人散草盈盈。
戎马满天地,离居日月忧。
清谭思卫乐,曲径少羊裘。
雁字怀难寄,鸰原恨故留。
去年啸月玉台边,吹笛临风思亦仙。
千树杜鹃迷紫峤,君能不忆醉花前。
春入千峰紫翠平,王阳何事恋江城。
飞觞曲涧谁同醉,夜雨相思白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