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时移病久端居,玉署新秋独直庐。


夜静楼台落银汉,人闲铃索少文书。


江湖未去年华晚,烟火微凉暑雨初。

清晨下直大明宫,驰马悠然宿露中。


金阙云开沧海日,天街雨后绿槐风。


岁华忽忽双流矢,鬓发萧萧一病翁。

驿骑频来急诏随,都人相与窃嗟咨。


自非峻节终无改,安得清衷久益思。


前席盖将求谠议,在庭非为乏陪祠。

万钉宝带烂腰镮,赐宴新陪一笑欢。


金马并游年最少,玉堂初直夜犹寒。


自嗟零落凋颜鬓,晚得飞翔接羽翰。

第门行马护清埃,拂席时时宴具开。


安石风流今日是,平津宾客几人来。


幄中谋熟君筹在,川上身闲汝楫回。

方道逍遥一品身,尽收和气付凝神。


小车殿里抛丞相,南极星边伴老人。


双鹤对眠云帐月,五芝催耨雨岩春。

乡井雕残屋瓦颓,东风依旧上池台。


别来纵值时方乱,春到何曾花不开。


骤觉茅檐堆锦绣,未消翠毂走尘埃。

峭拔几千仞,孤高无四邻。


低回倾北斗,突兀起东闽。


缔结青云上,登临沧海滨。

平日何曾忘穆生,如今胡不饮公荣。


颇嫌性僻嵇中散,为怕情伤阮步兵。


美意正须羹碧涧,衰颜聊复饭青精。

天知风月主人贤,况是江梅望著鞭。


已报兵厨招客醉,故教晴日作春妍。


一年行乐能多少,十骑联飞相后先。

万个青青耐久看,每愁风横益凋阑。


首阳饿叟联家谱,玉版禅师共石坛。


只友寒松辞恶木,不栖野鸟候真鸾。

一庭苍玉欠人看,谁似王猷兴未阑。


愿典春衣供酒盏,每迎宾从上诗坛。


雨催苦节淩霄汉,风扬柔枝舞凤鸾。

历遍昌江守令权,却回小邑作神仙。
宦游未遂心先淡,归橐虽空意愈坚。
浊酒三杯须满酌,枯棋一局要争先。
杖藜欲往叹涂穷,赖有林庐寓此翁。
日暮凭栏看涌月,夜凉开牖濯清风。
浮沉直拟群鸥鹭,冷暖安能效燕鸿。
已过重阳得胜游,海南秋色尚迟留。
旋沽白酒君须醉,未信黄花蝶解愁。
菡萏香浮曲沼静,槟榔叶暗小亭幽。
摄飨蠲祠令,精心属辅臣。
斋房贪结佩,归轼阻均茵。
鹄鼎庖羞洁,鸡枝殿树春。
旧学开宏构,斯文耸奥区。
由来汉丞相,善教鲁诸儒。
自昔升堂训,于今避席趋。
临艎西溯近神坰,六辅联疆见驿亭。
千里暮霞烘日脚,一篙春水皱天形。
野桥烟火微分市,曲岸渔樵别有汀。
处世何尝尽值才,虚名高位自惊猜。
千重浪里随流出,百尺竿头试险回。
衰鬓不徒欺晓雪,孤心兼欲伴寒灰。
晓拂青铜感岁阑,萧萧华发强扶冠。
病憎蛇影能为怪,老爱松心不受寒。
世务焦头机已息,主恩沦髓报应难。
溪斋元巳得嘉宾,曲曲烟渠逗翠沦。
泼火乍经三月雨,泛觞重记九年春。
风前小舞惊馀雪,梁外清歌落暗尘。
仙姿元自广寒来,分得天香长馥郁。
千古风流独占秋,一枝曾比昆山玉。
伊余老去百念灰,已是形骸如土木。
道人厌尘纷,万乘挽不住。
愧我未得归,见之愈增慕。
奎画俨若新,真容宛如故。
高僧隐青山,宴坐咀白石。
不知几何年,人犹访遗迹。
顾我顽钝姿,但知能肉食。
终日尘劳困簿书,无因归泛小西湖。
且来池上看堆翠,更向峰前认撒珠。
触石有云时点缀,随风无雨自沾濡。
故人平日号推诚,然诺应当作世程。
已是赏花频爽约,若为把菊又渝盟。
诗成本拟君相和,酒熟当怜我独倾。
以幻能除幻,居尘不染尘。
略于歌舞地,聊现宰官身。
有法犹为滞,无心乃是真。
闻说家完乐,仍携山芋来。
何烦心助长,惟喜手亲栽。
若务丰根本,应须薙草莱。
今日西园集,联裾蜀国英。
为君聊置醴,念我昔专城。
丽句皆新意,高谈多故情。
年至即还政,贤哉近古稀。
明哲冠四辅,谋猷翊万微。
名遂身乃退,意确天弗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