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失枕惊先起,人家半梦中。


闻鸡凭早晏,占斗认西东。


辔湿知行露,衣单觉晓风。

山晓旅人去,天高秋气悲。


明河川上没,芳草露中衰。


此别又千里,少年能几时。

小隐幽情薄宦身,五更骑马寿安尘。


春如流水行随客,晓与青山气逼人。


报国丹心千载事,对花霜鬓一番新。

昼梦与予行,早发江上渚。


共登云母山,不得同宫处。


何嗟不同宫,似所厌途旅。

黯黯雨云晦,骎骎车马繁。


唯忧不及见,及见反无言。

店妪明灯送,前村认未真。


山头云似雪,陌上树如人。


渐觉高星少,才分远烧新。

敞朗东方彻,阑干北斗斜。


地气俄成雾,天云渐作霞。


河流才辨马,岩路不容车。

寒犬吠柴门,荒鸡鸣远村。


河声空自急,月影不曾浑。


木末星犹白,榛中露已繁。

短策穿幽径,山樵半掩扉。


月斜林影薄,石尽水声微。


一犬隔篱吠,孤僧何处归。

隆隆津鼓动,江火留余闪。


人家未起耕,近水寒扉掩。


船开凫鸭散,树吐烟霏敛。

雁叫秋容老,乌飞曙色分。

晨炊何草草,宿酒尚醺醺。

野旷连沧海,山长带白云。

田间夜打稻,茅茨耿明灯。


客行过篱外,吠犬似可憎。


放马啮露草,小憩寒塘塍。

夜闻舟人呼,江水溢二丈。


岸薪随波流,救者何扰攘。


亥子十月交,地气不当上。

重雾须髯湿,深林草树香。


山中人未起,马上晓偏凉。


晴屋悬新麦,寒田莳晚秧。

积雪拥柴门,行人稍出村。


溪头或遇虎,木末不闻猿。


接栈回山阁,支桥就树根。

一叶西风里,催程曙色微。


水流残梦急,帆带落星飞。


宿鸟未离树,寒潮欲上矶。

堤长已历八九折,析击犹闻四五更。


凉风吹衣抱衾卧,残月在树啼乌声。


东方欲明未明色,北斗三点两点星。

夜阑鸡鸣不掩关,清霜作丝尘作颜。


春星马首时欲堕,桃花屋头未暇攀。


居人自歌枣纂纂,行子颇畏车班班。

宿雨破袢暑,趣装期早还。


断塍泥滑滑,幽谷水潺潺。


半世走长道,暮年归故山。

夙起戒徒御,小村扉未开。


雾分山远近,溪绕路萦回。


排遣凭诗句,销除赖酒杯。

雾重知多蚬,渔人竞祭沙。


南风秋更起,北雨暮多斜。


野鸭肥千亩,河豚饱万家。

南风多海雾,秋气未全苏。


城郭江吞吐,楼台烟有无。


黄浮初日大,青出远峰孤。

早行晴野树如烟,日出东山映绣鞯。

寂寂荒村临水际,翩翩飞鸟向云边。

空蒙朝露侵衣润,艳冶闲花入目妍。

忙着征衣快着鞭,转头月挂柳稍边。


两三点露不为雨,七八个星尚在天。


茅店鸡鸣人过语,竹篱犬吠客惊眠。

冒暑行宜早,修途不困人。


远风清逐睡,微露湿低尘。


好月看无尽,高吟意益新。

脂辖行伤早,扬旌兴莫穷。


水遥天色共,云细月波通。


巧舌争啼晓,香牙尽入风。

绛节前驱海日生,川回已见汶阳城。


数峰晓翠和烟湿,千树春红照地明。


原隰使华来焕烂,河山风物入经营。

马驼残梦过寒塘,低转银河夜已央。


雁迹印开沙岸月,马蹄踏破板桥霜。


汤寒卯酒两三盏,引睡新诗四五章。

客中为客已浃旬,岁杪西边访故人。


杷榄花前风弄麦,葡萄架底雨沾尘。


山城肠断得穷腊,村馆销魂偶忘春。

刺促惊时节,侵寻念物华。


半生多客里,今日又天涯。


晓月看眉妩,飞云乱眼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