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有情风、万里卷潮来,无情送潮归。
问钱塘江上,西兴浦口,几度斜晖?不用思量今古,俯仰昔人非。
谁似东坡老,白首忘机。

平生才力信瑰奇,今在穷荒岂易归。


正似雪林枝上画,羽翰虽好不能飞。

翰墨场中老斫轮,真能一笔扫千军。


年年花月无闲日,处处山川怕见君。


箭在的中非尔力,风行水上自成文。

风吹松树枝,怀我松间友。


云从北山来,令我屡回首。


山云夜夜起,山雨侵人衣。

前日幽人佐吏曹,我行堤草认青袍。


心随汝水春波动,兴与并门夜月高。


世上岂无千里马,人中难得九方皋。

杨柳青青春向分,遥知河曲万夫屯。


侵星部曲随金鼓,带月旌旗宿渚亹。


畚插如云声汹汹,风埃成雾气昏昏。

相逢旅馆意多违,暮雪初晴候雁飞。


主人酒尽君未醉,薄暮途遥归不归。

睡馀闻啄木,忽忆福昌春。


官舍题诗壁,如今经几人。


犹能老耽酒,依旧拙谋身。

青帝行春气初播,云冱余阴苦难破。
江头碧草生未长,战马寒嘶龁残莝。


炊烟泠落雨中湿,邻屋时闻有啼饿。

昨岁闻孤啭,绿阴山院行。


今朝寝斋雨,重听独含情。


西涧多乔木,何为亦到城。

花似当时傅粉郎,不须汤饼试新妆。


固知桃李无国色,犹恐兰荪是俗香。


人在匡庐新结社,诗传淮楚梦还乡。

刘郎收画早甚卑,折枝花草首徐熙。


十年之后始闻道,取吾韩戴为神奇。


迩来白首进道奥,学者信有髓与皮。

居然濩落念无成,隙驷流萍度此生。


远路不须愁日暮,老年终自望河清。


常随黄鹄翔山影,惯听青骢别塞声。

天险瓴堪建,关高雁不过。


股肱忧汉帝,节钺仗廉颇。


幕府贤才大,军储计划多。

南月惊乌,西风破雁,又是秋满平湖。
采莲人尽,寒色战菰蒲。
旧信江南好景,一万里、轻觅莼鲈。

雷奔电逝三千儿,彩舟画楫射初晖。


喧江雷鼓鳞甲动,三十六龙衔浪飞。


灵均昔日投湘死,千古沈魂在湘水。

苏秦六国相,晚被谗慝名。


使有东郊田,安得留此声。


古今事可知,达人尽躬耕。

日日望车马,君当何日还。


谈谐思衮衮,篇什爱关关。


大道风埃恶,长河冰雪顽。

达人视天下,轻重如浮云。
震雷不经听,虫飞宁足分。
吾慕庞德公,谷口自耕耘。
回面簿领役,终岁无一欣。
思君阻晤语,坐想如古人。
百里非遐方,书疏绝相闻。
新秋意无聊,多病时畏晚。
出门尘埃隔,扶杖行步蹇。
虽闻一城居,邈有千里远。
逃暑涓涓酒,开襟细细风。
过云催急雨,落日澹秋空。
树影经行熟,泉声笑语通。
世卿昔赴南山召,今见南山问世卿。
信宿世卿向何处,一片南山空自青。
沧波脚底机全活,勾漏囊中药果灵。
新活计笔床茶灶。
旧行窝禅榻书巢。
愁来悔不一肩挑。
跳出风花套。
领了烟波教。
名枉劳。
这魂灵多因儿女消。
这心思要把君亲报。
这面庞看来时也是个神仙照。
蓦地月残风晓。
替写个词人照。
浑不是画云台容貌。
醉呵醇醪浊醪。
吟呵长谣短谣。
也输他士衡入洛夸英妙。
向天涯打个残包。
踪迹混渔樵。
脱红衣免得画图描。
想当初结客五陵豪。
走马千山道。
曾过那唐陵汉寝,蜀垒秦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