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乐青门外,宜春小苑东。


楼开万井上,辇过百花中。


画鹢移仙妓,金貂列上公。

向来王家癖于马,今来王家癖于花。


洛阳城里花如海,一半移取来君家。


此花就中最秾丽,姚家黄兼魏家紫。

手种千株桃李树,参差半已成阴。
主人何事马骎骎。
二年江海路,空负种花心。

杂花红间白,远树短参长。


天近春归疾,城高地易凉。


千寻浮远水,五两动连樯。

内乡有园名天春,春时桃李如彩云。


邑民携觞连帘幕,或歌或舞何欢欣。


县尹中间意自若,直谓前世无古人。

园林近铃阁,旦夕被仁风。


自得芳菲早,岂将疏远同。


冰开半塘绿,雨借数枝红。

闻道山中贤长官,种花不肯放春还。


故知车马红尘地,催促东风不得闲。

帝出明光殿,天临太液池。


尧樽随步辇,舜乐绕行麾。


万寿祯祥献,三春景物滋。

初曦启群象,兹亭独先得。

君子感退藏,翛然闭一室。

珠玉岂不光,含之润山泽。

霏微池馆罨春烟,银汉迢迢淑景妍。


鱼跃清波惊犬吠,月穿绿柳觉莺眠。


折蕉戏写题花句,接竹斜通傍槛泉。

小池风力软,槛外柳阴交。


花点游鱼藻,泥香乳燕巢。


淡烟浮水面,纤月挂松梢。

此日倾城乐御河,作河生日语应讹。


波涵祛服千花乱,风壮欢声万曲和。


元巳嬉游非俗尚,十洲光景得春多。

故人高咏处,天地绕孤楼。


落叶半山雨,凉蝉满树秋。


萍踪悲汉水,鹤影梦黄州。

袖手归来避世尘,酴醾对坐惜馀春。


靓妆不入市廛眼,幽韵只应丘壑人。


醉唤江梅君益友,力移亭竹我比邻。

东皇收拾春归去,独遣酴醾殿后尘。


怜我寒窗赋愁寂,时看玉面送残春。

满眼伤春色,瑶花堕玉卮。


群仙下来看,皎月自相随。


国艳晚尤贵,天香发每迟。

一径清深不起尘,芳菲红紫意随人。


应知地胜无非景,但有花开即是春。


萱草自随兰叶茂,棠花还与桂枝新。

渊明晋高士,从官非所好。


当时令彭泽,为米聊寄傲。


公田三百亩,一稔足炊䤖。

井邑峰峦绕郡城,新台高峙见南溟。


海澜浩荡连云白,江汉朝宗彻底清。


日月往来双羽箭,乾坤今古一邮亭。

千山拥翠屏,一水萦罗带。
雨过水痕添,云散山容在。


亭高景最幽,天迥风尤快。

一宵风雨。
春与人俱去。
春解再来花作主。

南荣轩槛接城闉,适罢祈农此访春。


九九已从南至尽,芊芊初傍北篱新。


池中水是前秋雨,陌上风惊自古尘。

洪钧转一气,万汇俱争妍。
我不与春竞,春胡推我先。
清寒徒自苦,幽独有谁怜。
强梳稀发著纶巾,舍杖空行试病身。
花间自欲裴回立,稚子牵衣不许人。
东皇促驾肯淹留,井辖于人岂易投。
露洗怨红花泪滴,烟迷寒翠柳眉愁。
当年吟赏添新况,此日经过感旧游。
绕檐皆竹木,春事此中多。
啼鸟将弦管,繁花簇绮罗。
蝶穿红锦幛,人在翠云窝。
史君同乐在春亭,吏退心田水样清。
恰似春风吹百卉,白红无数不知名。
淮野征途人,邻邦莲幕客。
飞鸟逸鞭声,遥山引行色。
归欤况春近,林芳多甲拆。
范叔老不衰,周礼素独秉。
素标垂青衫,不厌官踪冷。
抱牍雁凫行,色笑辨俄顷。
细听流莺宛转歌,对花不饮奈春何。
日斜醉卧阶前草,不觉沾衣柳絮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