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郭南处士宅,门外罗群峰。


胜概忽相引,春华今正浓。


山厨竹里爨,野碓藤间舂。

春光深浅没人知,我正南归雁北归。


头上一声如话别,一生长是背人飞。

今岁芳菲尽未忙,去年二月牡丹香。


寒暄不定春光晚,荣落俱迟花命长。


才一两朝晴炫野,又三四阵雨鸣廊。

春已半,触目此情无限。
十二阑干闲倚遍,愁来天不管。


好是风和日暖,输与莺莺燕燕。

拭目凭阑久,柔风拂面吹。


莺花争妩媚,诗酒斗清奇。


已近清明节,初过上巳时。

湖头准拟赏新晴,雨过风号万马声。


宋玉未夸巫峡梦,杜陵翻作渼陂行。

月馀不浴不梳头,垢服埃巾独倚楼。


万古事销闲里醉,一年春向雨中休。


天时才暖又还冷,人世少欢多是愁。

万事心空口亦钳,如何感事气犹炎。


落花满砚慵磨墨,乳燕归梁急卷帘。


诗句妄希敲月贾,郡符深愧钓滩严。

读书听雨过三更,定是明朝又不晴。


就枕未鼾饥鼠出,掀书舐砚上灯檠。

青梅未了已朱樱,春尽曾无十日晴。


稍欲出城问蚕麦,生愁城外杜鹃声。

今年草草过清明,春莫曾无十日晴。


担上牡丹犹许见,城中浑不识莺声。

小楼欲下怕泥行,春半曾无十日晴。


老眼看花如隔雾,只消卧听卖花声。

耳焦发秃四肢枯,年近非熊异壮图。


见识渐高诗□□,精神常好酒相扶。


地舆茂育元非有,天宇空虚不是无。

才喜晴明又雨阴,寻春未了早春深。


牡丹芍药□□□,寒食清明上冢心。


诗癖已应吟万首,酒狂何止费千金。

早从师读易乾元,晚乃微探性命源。


道在一前包宇宙,心无二处契羲轩。


行将死矣依先冢,即合归欤理故园。

江村百六春强半。
拍拍池塘春水满。
风团柳絮舞如狂,雨压橘花香不散。

枯树扶疏水满池,攀翻未见玉团枝。


应羞无雪教谁伴,未肯先春独探支。


几度杖藜贪看早,一年芳信恨开迟。

隐囊闲侧帽檐纱,春色遍天涯。
小阁夕阳,梦只在、临邛酒家。


当年嵇阮,依然重聚。

斗鸡台下草如丝,吹断玉参差。
春到野田迟,有大业、垂杨几枝。


同来载酒,伤情词客,惆怅落花时。

桂华清影漾曾波,月借水光磨。
孤宿笑霜娥,算耐得、长宵几何。


今年作客,中秋人过,不见旧银河。

小楼丝雨碧桃松,黄入柳条风。
拾得半春慵,生小惯、纱窗个侬。


羞弹绿绮,懒裁白苎,无奈是惺忪。

亭压长江气象雄,清明时节夕阳中。
天边远嶂横深翠,花外馀霞没乱红。
鸥鹭飞鸣得闲趣,渔樵歌唱有淳风。
春来晴景少,昼夜已平分。
寒锁花藏莟,风微水皱纹。
端成空识字,谁可共论文。
缟裙练帨映丹霞,默默无言不自夸。
陌上行人重回首,一年春事数朝花。
江城十月桃花发,小至看花半已残。
香点客衣惊岁晏,醉烧官烛坐更阑。
鬓毛荏苒风霜急,云物萧条海水寒。
春半数风雨,水村增晓寒。
不辞蓑笠重,自觉起居安。
隔雾山疑失,占晴础未干。
水国春将半,丛篁映白沙。
檐楹皆燕雀,径术接桑麻。
吟啸分江色,登临爱日华。
芳菲着雨便成苔,问讯东君几日回。
闰月不曾花下去,今朝偶到树边来。
几何间阔莺偏老,如此生疏蝶也猜。
春分过也,小楼昨夜,棠梨花谢。
章台折柳,西园拾翠,暗香随马。
午风轻,莺声乍,盈盈侣秋千初罢。
阅江楼上几登临,卧断烽烟十载心。
如我已无情可寄,送君非有意为吟。
木棉花落滩声急,杜宇啼残客思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