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士寒饿,古犹今。


向来亦有子桑琴,倚楹啸歌非寓淫。



伯牙山高水深深,万世二垄一知音。

少年独识晁新城,闭门却扫卷旆旌。


胸中自有谈天口,坐却秦军发墨守。



有子不为谋置锥,虹霓吞吐忘寒饥。

建鼓求亡子,原非入耳歌。


除去绿绮尘,水深山峨峨。


满堂悦秦声,君独用此何。

建酉金为政,摇落草木衰。


除瓜陇亩净,邵平无米炊。


满家色藜藿,诗书不赒饥。

翕翕一日炎,耽耽万年永。


四海仰首观,顷复归根静。


时雨泻玉除,潢流涨天井。

关河战国东秦地,风月南朝小谢城。


妓乐比君拈不出,溪山许我赌来赢。


真珠金线真无比,叠岭双溪亦有声。

江南岁晚水风寒,铃阁无人昼掩关。


过雨楼台宛溪市,新霜松竹敬亭山。


不悲仕宦从来拙,所喜形骸绝得闲。

过去生中作弟兄,依然骨肉有馀情。


青衫校正同三馆,白发东南各一城。


君比郦生多事业,我方谢朓欠诗名。

苏公论士昔未闻,四客辈出俱同门。


龙媒忽下洗凡马,野鹤一举空鸡群。


虞皇七友廊庙具,元和十子非渠伦。

西湖欲雨厨烟满,风叶倒囊云覆碗。


望湖楼上白头人,独倚栏干谁肯伴。


独有诗人记病身,清风千里寄行尘。

咫尺隔山海,作书问如何。


蚁垤既畜粮,蛙窟如鸣鼍。


积暑复一雨,斧斫仍手摩。

一麾出守自多奇,四十专城古亦稀。


解榻坐谈无我辈,铺筵踏舞欠崔徽。


的桃作剧聊同俗,遇事当前莫后几。

稍听春鸟语丁宁,又见官池出断冰。


雪后踏青谁与共,花边著语老犹能。


笑谈莫倦寻常听,山院终同一再登。

城郭朝阳散积阴,郊原注目日青深。


年衰鸥鹭如今是,梦断邯郸何处寻。


语鹊飞乌春稍稍,重帘深院晚沉沉。

寒窗冷砚欲生尘,短枕长衾却自亲。


老子形骸从薄暮,先生意气尚青春。


覆杯不待回丹颊,危坐犹能作直身。

前身阮始平,今代王摩诘。
偃屈盖代气,万里入方尺。


朽老诗作妙,险绝天与力。

同好共城郭,十日不一顾。


人事虽好乖,吾生亦多忤。


阖门对妻子,岁月不可度。

女生愿有家,名妾以不聘。


田里亦慕君,又恶不由正。


欲行不问涂,已破宁顾甑。

世学违从众,名家最近天。


感时犹壮志,得句起衰年。


袁酒无何饮,陶琴不具弦。

白社双林去,高轩二妙来。


排门冲鸟雀,挥壁带尘埃。


不惮除堂费,深愁载酒回。

落灯风。
又吹起、曲水仙杏红。
今朝燕九晴和,歌管不到楼东。

近春残。
好花半凋蘦,玉貌珠颜。
旧赏亭榭,正繁枝照席,霞透云殷。

东北岩疆,想玄菟乐浪,江水同源。
草檄飞书,幕府仗青莲。
算几度、兴衰天运,未须回忆当年。

忆少年、作客洪都,几度西山南浦。
从倚滕王高阁上,落日风帆遥聚。
凝望处。
遍江南、绿苕芳草,春光又回南浦。
溪堂夜月无人共,时有钓船移聚。
风静处。
如鲫名流,数诸贤过江,谁最枭采。
耐冷头陀,曾饰出场冠佩。
修到罗浮玉骨,忍更效、阎浮时态。
密雪舞冬昼,祁寒反夏炎。
竹枝低未湿,梅萼莹先沾。
怯冷昂肩立,欣繁矫首瞻。
侬家五柳庄前住。
是个没牵挂耕父。
趁春忙、短笠轻蓑,耕破一犁春雨。
侬家笠泽矶头住。
是个快活煞村父。
几回将、牧笛横吹,声断楚天秋雨。
侬家少室山中住。
是个半鹘突樵父。
蹑苍苔、穿遍疏林,担上横挑风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