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投老唯公最故人,相寻长恨隔城闉。


百年俯仰随薪尽,画手空传净戒身。

曲曲都城缭翠微,鳞鳞湖浪动斜晖。


天寒日暮游人少,两岸轻舟星散归。

西湖虽老为人容,不必花时十里红。


卷取郭熙真水墨,枯荷折苇小霜风。

烟艇横斜柳港湾,云山出没柳行间。


登山得似游湖好,却是湖心看尽山。

阁日微阴不碍晴,杖藜小倦且须行。


湖山有意留侬款,约束疏钟未要声。

偶从灵峰来,遂作双峰游。


双峰何峨峨,俯映耶溪流。


炎天正埃郁,欲往安所投。

江上西风一叶黄,莎鸡络纬满丛篁。


物华乘兴看都好,时序逢愁速不妨。


露下星河光潋滟,月明岩谷气清凉。

孤城淮北晚钟残,落日桥边送客鞍。


物外楼台秋更豁,山深松竹晚多寒。


窗风细细侵衣冷,檐雨萧萧到夜阑。

老槐疏竹寺门幽,九月轻寒袭客裘。


漠漠淮烟天际晚,萧萧山雨坐中秋。


风前红叶知时落,篱下黄花对客愁。

鲸海中流地,龙峰小洞天。


亭高先得月,树老久忘年。


大士居邻境,闲僧指便船。

寺古僧庐尽,泥深旧径非。


偶然逢宿衲,莞尔露禅机。


宿火拨犹冷,残灯挑尚微。

珠林遥隔水云村,百里寻僧日欲昏。


行逐鲛人趁番市,渐闻鴂舌杂华言。


山钟近接三巴寺,海气晴分十字门。

但得安居便死心,写将人物报东林。


番童久住谙华语,婴母初来学鴂音。


两岸山光涵海镜,六时钟韵杂风琴。

避暑真宜地轴偏,领将生计在林泉。


弟兄聚会惟今日,松竹阴森异昔年。


坐老青山添白发,吸乾沧海种红莲。

宛转云峰合,微茫鸟路通。


闲来竹林下,醉卧石房中。


阴涧泉先冻,阳崖蕊尚红。

高僧自有神通力,杖锡横空搭两堤。


会见大夫乘驷马,宁无学士助腰犀。


一溪帆影浪花转,百尺栏杆石笋齐。

挥鞭穷落日,上蔡更西平。


客问棠溪渡,僧还郾子城。


泉寒惟马饮,村暝少人行。

乌藤矫矫长七尺,当时与尔初相得。
瞿昙倒退愁弥勒,共夸有眼明如日。
今来绝域支冰雪,狮子昼眠狐跳立。
去年十月辽阳道,芒鞋蘸雪踏枯草。
今年十月将出门,北风吹发冻逾早。
萧条古庙城南隅,钟鼓不鸣鸟惊噪。
罗浮之山多蒿莱,山上还留说法台。
锦绣凋残玉女哀,村底无人空落梅。
铁桥流水尚潆回,白云一出不复来。
父母生儿不得守山丘,死者已矣生者流。
松楸日冷风飕飕,石人空立麋鹿游。
昔烦朝使丰碑留,煌煌天语题上头。
有弟有弟字耳叔,少年多病耽幽谷。
孝廉船覆青衫泥,三人惟尔守孤独。
黄沙杳杳望兄回,日暮走向荒城哭。
有姊有姊夫早撇,手持木槵剪玄发。
诸妹零星俱夭折,最小尚馀安得活。
忆我出门姊幽咽,忽闻姊死心割裂。
罪夫罪夫胡不死,百千捶楚馀头趾。
乡国遥遥一万里,中有蔓棘及弧矢。
骨肉丧尽不得归,远碛苍茫大风起。
到此都成选佛才,嵯峨高阁倚云开。
关东处处精蓝布,那得摩腾经卷来。
京寺数何穷,清幽此不同。
曲江临阁北,御苑自墙东。
广陌车音急,危楼夕景通。
佛子苇麻众,概能蚕食人。
庸奴买师名,纳赀不计缗。
普济释苑秀,类同行佛均。
空花室里听清秋,身世俱忘得自由。
风雨萧条来北窦,蒹葭瑟缩响南洲。
瞿昙喻法开金像,禅衲当机竖玉楼。
山远峰峰碧,林疏叶叶红。
凭阑对僧语,如在画图中。
阚公山绕阚公湖,舍宅年犹记赤乌。
寂寂寺门霜叶里,水禽飞上石浮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