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在洛阳天,天高净如水。


下有白头人,揽衣中夜起。


思远镜亭上,光深书殿里。

南国碧云客,东京白首翁。


松江初有月,伊水正无风。


远思两乡断,清光千里同。

吾衰寡情趣,君病懒经过。


其奈西楼上,新秋明月何。


庭芜凄白露,池色澹金波。

凄清冬夜景,摇落长年情。


月带新霜色,砧和远雁声。


暖怜炉火近,寒觉被衣轻。

一年秋半月偏深,况就烟霄极赏心。


金凤台前波漾漾,玉钩帘下影沈沈。


宴移明处清兰路,歌待新词促翰林。

道人心与世无求,隐几萧然在此楼。


坐对高梧倾晓月,看翻清露洗新秋。


登临更欲邀元亮,披写还能拟惠休。

先师客陈未尝饱,弟子于今敢言巧。


败墙破屋秋雨多,夜视阴精过毕昴。


齑盐冷落空杯盘,且依道士修还丹。

露如轻雨月如霜,不见星河见雁行。


虚晕入池波自泛,满轮当苑桂多香。


春台几望黄龙阙,云路宁分白玉郎。

每爱孔北海,樽中常不空。


今无酒与客,唯有月兼风。


远色曾何隔,微凉亦已同。

坐见沙头月,复怜衣上辉。


正如从我饮,还欲照君归。


相逐影徒是,共嗟欢已非。

江南风土暖,九月见梅花。


远客思边草,孤根暗碛沙。


何曾逢寄驿,空自听吹笳。

夜凉喜无讼,霁色摇闲情。


暑退不因雨,陶家风自清。


凝弦停片景,发咏静秋声。

老子关门不著书,奄奄真复似曹蜍。


月来林下苦相忆,诗落眼前欢有馀。


满挹清光归酒面,小分秋色到吾庐。

殿春春已去,池台如梦,销魂一顾。
梦不分明,休问谁家庭宇。
淡薄脂痕慵傅,拚禁受、几番风雨。

破腊轻舠问五湖,冲炎信使走长途。


谁能作伴门前雀,汝自差怜屋上乌。


洛下寺碑堪小语,江南匣剑已全孤。

八月遥闻使者槎,过期霜色近寒花。


自云卤簿江州守,偏识柴桑处士家。


旧事数从杯底得,壮心时傍句中加。

名卿步月正淹留,上客裁诗怨别游。


素魄近成班女扇,清光远似庾公楼。


婵娟更称凭高望,皎洁能传自古愁。

二月寒梅开满枝,素心宁与艳阳期。


攀桃映李千花妒,弄日含风一树垂。


不向天涯伤岁暮,岂缘江北见春迟。

忆昨辞京邑,相随南雁归。


如何早春日,独见北鸿飞。

长安桃李树,秋晚复花枝。


九陌寒烟里,无风自落时。

霁夕开芳甸,祠官怅独游。


银潢横殿落,壁月抱坛流。


汉畤饶烟雾,秦城逼斗牛。

腊前芳树暑前开,笑忆周南摽有梅。


玉色还如雪中见,天香不减岭头来。


黄莺未识休频顾,粉蝶初逢亦自猜。

看月空门里,诗家境有馀。


露寒僧梵出,林静鸟巢疏。


远色当秋半,清光胜夜初。

凉夜清秋半,空庭皓月圆。


动摇随积水,皎洁满晴天。


多病嘉期阻,深情丽曲传。

远传仙翰到南宫,安得清光此夕同。


气味敢云兰并臭,瞻依真以岱为宗。


冰衔宠带铨衡重,衮席荣跻殿阁崇。

夜深高咏在虚亭,无柰蟾光影竹青。


对树栖鸦眠自在,傍城更柝语丁宁。


歌馀白雪翻瑶瑟,兴入沧洲拂画屏。

南宫风露溢清寒,华月当窗转玉盘。


始信仙踪隔尘土,漫怜浮世有悲欢。


茶烹石鼎分池雪,香爇金垆和泽兰。

无边生意见荄滋,岁晚归来喜可知。


万木正当摇落后,一花如在艳阳时。


雪中不假转湘术,月下须吟李白诗。

良宵爱对空山月,赤旱愁侵独坐人。


江鹳不将时雨至,林乌还带晚霞新。


家依百亩心同切,地隔孤峰梦亦频。

蛰后垂纤见亦奇,只应佳信示前知。


床头镜子拈来看,未分清霜入鬓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