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辰垂光。
照临四海。

焕哉何煌煌。

居礼曹,客有过者曰:“卿知今日之扬州乎?读鲍照《芜城赋》则遇之矣。
”余悲其言。
 明年,乞假南游,抵扬州,属有告籴谋谋,舍舟而馆。

百顷西湖十里源,近依城郭带川原。


古台駊騀先临水,野寺参差半掩门。


远泛便成终日醉,幽寻不尽数家园。

忆赴钱塘九月秋,同来颍尾一扁舟。


退居尚有三师在,好事须为十日留。


倾泻向人怀抱尽,忠诚为国始终忧。

尉佗城下两重阳,白酒黄鸡意自长。


卯饮下床虚已散,老年不似少年忙。

客主俱年六十馀,紫萸黄菊映霜须。


山深瘴重多寒势,老大须将酒自扶。

获罪清时世共憎,龙川父老尚相寻。


直须便作乡关看,莫起天涯万里心。

九日龙山霜露凝,龙川九日气如烝。


偶逢闰月还重九,酒熟风高喜不胜。

春溪与岸平,初月出溪明。


璧彩寒仍洁,金波夜转清。


孤光远近满,练色往来轻。

木天临翠辇,鸳侣集华簪。


广学心常切,因文道可寻。


横汾阴岂昔,来泮水犹今。

抚序权居北,占星壁在东。


斯干歌翰苑,于乐鬯儒风。


改殿当年异,登瀛此日同。

缭绕霞虹,太清之府。
烛龙者,何煌煌,炯若虞帝华瞳。


飞鞅不周,以方羲驭。

淡亭亭、影摇溪水,芳心知为谁吐。
玉华宝供年年事,消得一天风露。
私自语。

江头十二月十二,忆昨开帆三月三。
山川南北俱经遍,气候寒暄已饱谙。
月色下澄江更远,潮声惊破梦初酣。
菊晚作花寒恻恻,离客对花意脉脉。
西湖菊本先秋开,只有江山异南北。
眼前佳色乐无极,乱世相过古难得。
把臂复今日,入林从去年。
池开环玉溜,奁满晕珠泉。
松菊已成径,丝麻亦有田。
击钵韵常险,敲灯话更长。
瓦盘供菜甲,石鼎试茶鎗。
但种陶潜秫,休持蔡泽梁。
一径水云处,万家砧杵时。
长杯对短檠,旧客把新诗。
睡熟曾吞锦,梦来休挂丝。
昨到竹已密,今来影更移。
护根花鸭子,绷锦箨龙儿。
药圃兰盈畹,葑田潮半陂。
我为前度客,君有隔年书。
再晤亦投辖,问奇频造庐。
松眠云外鹤,莲戏石边鱼。
记昔论文处,寒云落敬亭。
人惊乱后在,山比别时青。
甲子存诗史,沧洲剩客星。
一年已隔山居梦,万壑仍看云影归。
翠竹苍松围地脉,岩花涧水熟天机。
入林密处金承盖,当夏凉时风满衣。
周行淮汉万山川,重此经过十五年。
野老眉间新世事,蹇驴背上旧吟鞭。
几分春色梅花后,一片归心杜宇前。
莫听月笛怨山阳,且捧霞觞望帝乡。
瑶草先秋犹着绿,菊花雨后更留香。
风前纱帽孟嘉醉,湖上觥船贺监狂。
清游曾记十年前,员峤山中访老仙。
竹寺题诗风满帽,梅溪载酒月明船。
神游弱水三千里,目极齐州九点烟。
深岩一穴天光聚,怪石当人如虎踞。
荆棘相看已隔年,洞中石佛真顽固。
高飞一鸟破鸿蒙,涧底云烟失攀附。
玉殿垂衣俪典坟,矞云承泽浃乾坤。
归馀不数秦终闰,纪历重瞻汉后元。
万里耕桑环海域,一溪渔钓老烟村。
十年一别如弹指,敢恃重逢未白头。
大地萌芽连夜雨,依依师座象林秋。
青青柳眼。
乍隔水偷窥,悄传春怨。
寂寞闲庭冷榭,梦云天远。
怪煞双丸,电掣波翻,底事如驰。
记忘年可友,衡方齿少,南邻觅阮,咸亦肩随。
顾我殊惭,目伊何似,谢树临风玉两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