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寿非金石。
恨天教老向,水程山驿。
似梦里、来到南柯,这些子光阴,更堪轻掷。

月中秋半。
正金波委地,绛霄层卷。
唱可哀、空忆人间,记一曲宾云,桂亭双幔。

如今风味,在东风微劣,片红初坠。
早已知、疏柳垂丝,绾不住春光,斜阳烟际。
漫倩游丝,邀取定巢燕子。

春草全无消息,腊雪犹馀踪迹。
越岭寒枝香自折,冷艳奇芳堪惜。


何事寿阳无处觅,吹入谁家横笛。

横斜孕蕊。
过春竿候月,冷葩慵试。
记年年、小白蔫红,斗点点星毬,彩棚檐底。

不用衣衫楚楚。
随缘化、布帛丝缕。
选甚青黄,从交横顺,下手里头联补。

粗布宽袍制就。
开掩快、不须纲纽。
虚豁襟怀,笼通腋下,舒缩恣容双肘。

故园岑寂。
只梅花送我,数苞新坼。
想半旬、风雨疏疏,纵涂粉匀脂,未忺妆额。

故园花事待平章。
甚独客、漂流江上。
小海闻歌空断肠。

少陵长被花为恼。
况是梅花非草草。
临歧争奈不吟诗,此度诗人宜可老。

朔风吹作十分寒。
见万里、黄河生骨,彻底琉璃照远天。


巧匠琢为山。

朱明开席。
正荷香十里,槐阴千尺。
向风亭、卷起湘帘,好箕踞科头,纳凉留客。

小园春寂。
乍东皇布暖,冻梅初坼。
道汉宫、佳话新妆,被烂熳花风,堕飞芳额。

尘海劳劳索笑颜,江寒沙白望梅山。
又开豪杰千秋眼,得借名贤半日闲。
天外干戈凭阖辟,镜中鱼鸟待飞还。

泛舟黄颡湖,望见梅仙山。

嵯峨结宝髻,皛淼浮银湾。

长风荡青蘋,雪浪相飞翻。

浮世无边尘累。
勘破幻缘能几。
亿劫冤亲,千生契识,薄似片云情义、空自愧。
酿成凉意,带斜阳无数,水禽冲起。
趁晚来、袅袅西风,便荡出柔情,卷来芳字。
喷雪跳珠,送几处、归航天际。
记得儿时闺阁,亲剪虎符贴著。
佳节徒然增感触,不减江潭放逐。
弃妇孤臣同一哭,命有彩丝难续。
摽梅其实七,此特损其三。
风赋久不作,有诗谁共谈。
梅雨行不息,因之思碧山。
片青忽迎目,悠然清心颜。
峰树无改色,涤涤整绿鬟。
鸦盘远势欲黄昏,我亦随鸦入此村。
山小于拳浮岸脚,潮平如掌啮云根。
寒烟影里僧归寺,黄叶声中客打门。
不惜东风去,不惜金盘露。
只惜残红,年年惯是,飘零无主。
纵常仪最解、说多情,也难留艳驻。
寒梅堪羡。
堪羡轻苞初展。
被天人、制巧妆素艳。
一阳初起。
暖力未胜寒气。
堪赏素华长独秀,不并开红抽紫。
节物重阳后,风烟庾岭头。
休论梅子雨,才度菊花秋。
翠壁堪横绝,幽亭劝小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