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青山万叠倚晴空,中有招提一径通。
衲子不关尘世事,黄花红叶共秋风。
幽谷双林寺,荒郊得远寻。
银钩遗墨在,笔谏慕贤深。
徙倚千山晚,坐愁三日霖。
净社清谈尽,高名野史传。
空山留旧寺,老桧识当年。
殿古应藏璧,僧闲学种莲。
顾我入趋尧阙去,烦公出饯赣江头。
为逢萧寺千山好,不惜兰船一日留。
清极往来无俗论,道通何处有离忧。
古寺无碑刻,僧云不记年。
自馀安所问,惟是爱林泉。
忆昔嘉州岁已周,西林僧舍未曾游。
可怜遥见如图画,竹箐南边露寺楼。
【其一】
知有枫林坐竹间,每寻纡路试登山。
虚檐忽见笼中鹤,似我爱闲身未闲。
【其二】
竹绕高僧逢话处,花留仙者旧开枝。
晓从招提游,同袍胜云集。
中有缁衣流,恐是遁远匹。
儒释偶相忘,宾主情更密,饭我蒲香馔,坐我沉檀室。
岂为名山客自南,云门万里曲空潭。
峰头老去乎还五,溪上刚来者又三。
清罄灵泉堪小定,松声山色足禅贪。
春尽山门鹿径幽,春行信杖得同游。
璇房露积苔青砌,竹院云深僧白头。
清磬数声诸品净,元探一话半生浮。
寺下长江澹不流,寺边秋色拥行舟。
裘非紫绮劳相问,会有青樽慰远游。
伐荻此时聊晤语,班荆何日重淹留。
早出庐山岑,步屧过东林。
鸟飞莲社寂,云落虎溪深。
绝磴松蟠石,寒池月散金。
超然峰头秋气清,廓然堂延秋月明。
我乘清秋弄秋月,中有所感思冥冥。
峰势凌苍穹,上有烟林封。
风破西村雨气昏,泠泠涧水竹间闻。
山头知有灵仙过,千丈通明五色云。
一灯何处起,千载续黄梅。
世与身俱幻,吾携影独来。
山空钟自响,日淡鹤将回。
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
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
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
回廊折旋绕空阶,暗想翻霜泻峭崖。
蕙带客寻经远涧,麻衣僧引到高斋。
流分晓月光难驻,响入清琴韵易谐。
胜致通幽感,灵泉有虎掊。
爪抬山脉断,掌托石心拗。
竹蔼疑相近,松阴盖亦交。
石门迥接苍梧野,愁色阴深二妃寡。
广殿崔嵬万壑间,长廊诘曲千岩下。
静听林飞念佛鸟,细看壁画驮经马。
兹山昔飞来,远自琅琊台。
孤岫龟形在,深泉鳗井开。
越王屡登陟,何相传词才。
梵林遗址在松萝,四十年来两度过。
滤水东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。
村烟不改居人换,官路无穷行客多。
山林谐宿好,君况是同心。
倚剑昆仑近,搴帷渤澥深。
风巢孤鹤唳,云壑一龙吟。
共是金闺彦,同为宝地栖。
龙池今日醉,雁塔异时题。
坐石苍云满,开尊碧草齐。
昔人多寂寞,诸子合丘园。
薝卜僧同舍,藤萝客到门。
解衣山雨过,移席野云繁。
废寺残僧在,寒灯绣佛亲。
风尘驱短鬓,意气向何人。
白石南山夜,青尊北海春。
尘缨净濯碧溪头,竹杖芒鞋萧寺游。
塔隐慈云尖尚露,灯明梵宇影初浮。
几年踪迹悲蓬转,半世韶光看水流。
山寺忽云端,山行处处欢。
晚凉岩际宿,秋色月中看。
缓步多幽壑,清声即近滩。
谷转还青峤,烟扶下赤坡。
秋山凋叶少,暝径咽泉多。
旧迹馀溪沼,深斋到薜萝。
客行乘夏日,霖雨带秋阴。
云接虎溪暗,山藏莲社深。
远公已寂寞,陶令此登临。
石笋千峰簇,曹溪一径通。
密林斜月入,深窦野烟笼。
钵底安龙毒,岩前印虎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