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栀子比众木,人间诚未多。


于身色有用,与道气伤和。


红取风霜实,青看雨露柯。

蜀国花已尽,越桃今已开。


色疑琼树倚,香似玉京来。


且赏同心处,那忧别叶催。

树恰人来短,花将雪样看。


孤姿妍外净,幽馥暑中寒。


有朵篸瓶子,无风忽鼻端。

一痕春寄小峰蛮,薝卜香清水影寒。


玉质自然无暑意,更宜移就月中看。

柔柯剪翠。
胡蝶双飞起。
谁堕玉钿花径里。

香不求知色自然,朝来何许雪华鲜。


如行佛国参知识,未嫁仙姿益净娟。


梅子已黄犹夜雨,客游方倦作春眠。

鼻观妙香通。
雪里云封。
自甘冷澹不求荣。

花肥叶大两三枝,香浮白玉卮。
轻罗团扇写冰姿,何劳腻粉施。


新雨后,好风吹,闲阶月上时。

举世多植梨,而我学种栀。


颜色固不别,良苦诚异宜。


团团绿阶侧,岂畏秋风吹。

纨扇上,谁添栀子花。
搓酥滴粉做成他,凝蝉纱。


夭斜。

释名


木丹、越桃、鲜支。


气味


苦、寒、无毒。


主治


鼻血。

露湿琼姿映日鲜,离披弱态益嫣然。


香宜九子钗边嗅,蒂合同心带上悬。


织女淡妆傅缟素,徐娘私赠见诗篇。

栀子花残蝴蝶瘦。
镜里晨昏,总是愁时候。
梦到江南人在否,断魂付与青青柳。

罗衣出浴,傍蕉天苔地。
蓦见琪花映雕砌。
喜枝枝、缀雪院院闻香,刚五月,新绿池亭晚霁。

玉瓣凉丛拥翠烟,南薰池阁灿云仙。


芳林园里谁曾赏,薝卜坊中自可禅。


明艳倚娇攒六出,净香乘烈袅孤妍。

六出台成一寸心,银盘里许贮金簪。


月中不著蝇点璧,春过翻疑蝶满林。


陆地水光山院静,炎天冰片石坛深。

山栀蜀葵何日栽,春深常是共时开。


微风池馆清无暑,曾看佳人并折来。

郊居多幽香,衣被风雨之。


樵青采掇归,清气尤华滋。


枰棋了胜败,蛮触彼一时。

芬香得薝卜,色泽有蜀葵。


雨露既濡矣,风日还过之。


纸窗无畏景,石槛发凉思。

漫把琼姿傍翠钿,着于微月更堪怜。


如何共对闲无语,怪得时人唤白禅。

残雾泠泠过短垣,晓风吹不散香温。


分明昨夜天孙女,剪落春绫带粉痕。

素心原不上胭脂,不及春风却赠谁。


香腻重门关不住,几曾轻许外人窥。

花气当帘未寂岑,客边无梦夜沉沉。


不须结实成凉药,已解平生郁结心。

碧阑人倚欲忘愁,露重三更旖旎流。


说与街头卖花者,不须长结素馨毬。

夜半微风到玉床,碧纱疏影度柔香。


可曾移入深宫去,虢国夫人爱淡妆。

小树深丛绚绿华,辟邪香冷玉无瑕。


薰风只是能奇绝,疑是经春大雪花。

【其一】
薝蔔花开日,园林香雾浓。
要从花里去,雨后自扶筇。
【其二】
薝蔔含妙香,来自天竺国。
一轮月影涨幽香,碧玉钗头白玉妆。
持似此花供燕几,玉堂端可寿萱堂。
六出英英九夏寒,短丛香玉映清湍。
主人自出无人管,输与泠然隔岸看。
庭前栀子树,四畔有桠杈。
未结黄金子,先开白玉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