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尔家何在潇湘川,青莎白石长沙边。


昨梦江花照江日,几枝正发东窗前。


觉来欲往心悠然,魂随越鸟飞南天。

秦地见碧草,楚谣对清樽。


把酒尔何思,鹧鸪啼南园。


余欲罗浮隐,犹怀明主恩。

泊船香炉峰,始与子相识。


寄书邗江上,诒我峰下石。


缘以湘水竹,携持与南北。

苍黄离家问南北,中路思归归不得。


风涛何处不惊人,雨雪前村更欺客。


旧交旌旆此盘桓,见我即令儿解鞍。

洛阳别离久,江上心可得。


惆怅增暮情,潇湘复秋色。


故山隔何处,落日羡归翼。

桂阳年少西入秦,数经甲科犹白身。


即今江海一归客,他日云霄万里人。

松生数寸时,遂为草所没。


未见笼云心,谁知负霜骨。


弱干可摧残,纤茎易陵忽。

沧浪渡头柳花发,断续因风飞不绝。


摇烟拂水积翠间,缀雪含霜谁忍攀。


夹岸纷纷送君去,鸣棹孤寻到何处。

犬吠空山响,林深一径存。


隔云寻板屋,渡水到柴门。


日昼风烟静,花明草树繁。

江雨朝飞浥细尘,阳桥花柳不胜春。


金鞍白马来从赵,玉面红妆本姓秦。


妒女犹怜镜中发,侍儿堪感路傍人。

沅上秋草晚,苍苍尧女祠。


无人见精魄,万古寒猿悲。


桂水身殁后,椒浆神降时。

却说周瑜见孔明袭了南郡,又闻他袭了荆襄,如何不气?气伤箭疮,半晌方苏,众将再三劝解。
瑜曰:“若不杀诸葛村夫,怎息我心中怨气!程德谋可助我攻打南郡,定要夺还东吴。
”正议间,鲁肃至。

风雅先生去一麾,过庭才子趣归期。


让王门外开帆叶,义帝城中望戟支。


郢路渐寒飘雪远,湘波初暖涨云迟。

桂阳新命下彤墀,彩服行当欲雪时。


登第已闻传祢赋,问安犹听讲韩诗。


竹人临水迎符节,风母穿云避信旗。

魁名人共说,直节世间闻。


远地今崇学,诸生久待君。


三湘鸿不到,五岭路初分。

驿书频插羽,汉士远征蛮。


四月天将暑,三苗旧阻艰。


悲笳背城邑,苦雾湿关山。

汉江江上鶗鴂鸣,汉江游客无限情。


青山落日下帆影,芳草月明闻棹声。


黄鹤矶头暮云尽,鹦鹉洲边春水生。

南行登岭首,与俗洗烦埃。


磬罢孤舟发,禅移积瘴开。


中餐湘鸟下,朝讲海人来。

风驭云车天与游,天风吹过桂阳州。


未知城郭人文别,分付诗囊一并收。

心似澄潭水,潭底日涓涓。


即此观生得,何须更仰泉。

白石映心白,临潭千仞高。


崖头撒手去,著步得无牢。

千里出求仁,足迹弥三广。


归来无一事,宝在灵台上。

谷日风兼雨,农家抱岁忧。


占书期不验,王政戒先修。


野色抽寒麦,春声唤暝鸠。

建溪曾共听猿声,十载文场未策名。


流落只应孤剑在,穷愁已有二毛生。


荆州暂去依刘表,汉殿无由荐马卿。

工部诗题满剑川,仪曹文笔照湖南。


身行蜀栈曾幽讨,舟挂吴帆又饱参。


睎骥有心真自得,拔茅无术定谁惭。

莫笑长官权势轻,所怀端可及生灵。


勤忧每见朝尝胆,劝恤遥知夜戴星。


礼节但能坚玉石,清名亦合上丹青。

谁能了了学痴儿,身世从教事事违。


百不如人甘鹢退,朅来此地看鸢飞。


低徊共受微官缚,早晚要须三径归。

万事人人咨伯始,他年文采动词场。


轩墀喜色回天眄,鞍马青春照地光。


社燕宾鸿催日月,乔松翠竹饱风霜。

场屋声名识子初,气吞杨孔况其馀。


十年流落犹州县,千里往来祇简书。


卧雨餐风从鞅掌,昂霄耸壑正权舆。

咫尺楼台是上方,问师何事此中藏。


解颐谓我随缘好,不欠中庭一炷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