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曾于官廨识机云,感我风情似薄醺。


到枕岳钟晨共被,卷帘湘月夜添薰。


冶游何处青骢骑,醉墨犹存白练裙。

啬夫苟有惠,前世犹立祠。


既为邦邑长,必欲风化施。


长松荫公庭,流水循堂基。

我昔吏桐乡,穷山使屡蹑。


路险独后来,心危常自怯。


下顾云容容,前溪未可涉。

叶落淮南树,青山遍马头。


人烟将近郭,松竹不知秋。


夜虎林间啸,溪泉舍下流。

鲤鱼风打江潮利,五月荆州估船至。
船载沙门实月师,附得枞阳故人字。


我家垩庐同鸡栖,负薪昼夜孤儿啼。

仙才寂寞两悠悠,文苑荒凉尽古丘。


汉体昔年称北地,楚风今日满南州。


可成雅乐张瑶海?


且剩微辞戏玉楼。

沙上鸿踪昔岁心,堞楼鹤语旧时林。


已知罢钓能忘饵,何必登床更碎琴。


月影偶留传雁字,秋声不断有蝉吟。

秋井拖阴柳色阑,疏云开碧整归鞍。

溪路行将尽,初过北峡关。


几行红叶树,无数夕阳山。


乡信凭黄耳,归心放白鹇。

秋风纵有莼鱼兴,纶扉肯教轻去。
星琯频移,沙堤稳步,洒遍九垓霖雨。
君恩暂许。

青云失路欲沾巾,陌上愁看得意人。


归去青原山下路,野花啼鸟故园春。

如君宁久微,且复顾庭闱。


折桂暂无分,飘蓬今独归。


壶公当过道,金粟待行衣。

梦痕日日数花风。
满城山、春气葱葱。
三载故人书,南天路隔烟鸿。

贤关今日阳司业,家在白蘋溪上州。


笔下波澜含震泽,胸中意气属清流。


弁山叠拜南金赠,泉岭远蒙明月投。

出处平时正且严,犹于瓜李谨疑嫌。


两溪水照新明月,六客堂逢旧紫髯。


安定化应孚学校,谢公思已结闾阎。

河梁尊酒别,霜树半遥空。


骏市燕台上,凫飞汉殿中。


桐花城畔月,桃叶渡头风。

扁舟南浦岸,分携处、鸣佩忆珊珊。
见十里长堤,数声啼鴂,至今清泪,襟袖斓斑。
谁信道,沈腰成瘦减,潘鬓就衰残。

雨雹碎晴峰,珠玑泻石壁。


势增九军勇,气压百夫特。


先生我辈人,一见愿自适。

奔霆响空山,飞连挂绝壁。


毛发忽森竖,精神共英特。


平生丘壑姿,至此意颇适。

早曾兔苑传词赋,屈在桐乡勾簿书。


薄宦交朋嗟绊骥,清贫人吏说悬鱼。


二年领郡睽离久,一夕当樽鄙吝袪。

陆贾城边驻玉虬,紫髯如见采真游。


五云久识尊司马,万里偏从狎海鸥。


越井秋风吹旅舫,天涯雁影入高楼。

五色霞衣金粟身,曹源今日见通津。


草标玉手天王拥,名在瑶池锦凤驯。


镇海珠光随路远,过山梅影近人春。

归路同良友,兼逢野寺僧。


松枝高壮气,海色送孤城。


潮起船头合,江虚棹影清。

有客出自齐鲁区,铿金戛玉风骨殊。
分符桐邑几何许,坐令漓薄还醇醹。


嘘吸变化若有助,黄童白叟交欢呼。

欲霜江气已飕飕,鸿雁南飞木叶愁。


好为故人连夜饮,平明笳鼓出扬州。

令人作恶惟离别,今日江头送客还。


赢得秋风斜照里,倚篷满意看青山。

山到淮西迤逦平,舒州遥对皖公城。
怜君岁晚之官去,似我年时捧檄行。
书卷更因为县废,诗篇浑要在朝清。
与君三载游燕市,方内共结烟霞侣。
清夜焚香礼法王,临风挥麈谈玄理。
君今拂衣归皖城,伊人遥在江水滨。
晚窗坐未久,忽若松风鸣。
问言何所鸣,答云涧水声。
我来已再旬,不闻此声清。
丹明翠腻走峰峦,独坐茅庐咏硕宽。
石触溪声喧夜枕,云分树影落朝盘。
浮屠鼎立频经乱,编户星稀渐得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