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树阴阴小岭西,一翁二子自扶携。


雨前芳嫩初浮碗,腊脚清醇旋拆泥。


本欲省缘行买饼,未能去杀尚烹鸡。

妖妍天遣占年华,叹息人间有许花。


十里织成无罅锦,半天留得未残霞。


欲题直恐无才称,不见何由信客夸。

挥袖上西峰,孤绝去天无尺。
拄杖下临鲸海,数烟帆历历。


贪看云气舞青鸾,归路已将夕。

桃花坞近钓鱼矶,不比刘郎万里归。


水底红云迷醉眼,樽前绛雪点春衣。


病依几杖犹能出,老爱风光未忍违。

千载桃源信不通,镜湖西坞擅春风。


舟行十里画屏上,身在西山红雨中。


俗事挽人常故故,夕阳归棹莫匆匆。

道师近在真人峰,欲往见之路无从。


去年许我入城市,尘埃暗天待不至。


莫往莫来劳我心,道书寄我千黄金。

赤星落色汉祚微,端门日日边风吹。


咸阳秋色压宫树,金人夜泣铜驼悲。


先生袖疏探虎窟,汉鼎犹堪支一足。

洞天何处是,休日漫寻真。


老鹤来迎客,隔松长似人。


茶炉敲火急,丹井汲泉新。

仙人不可见,借鹤过仙家。


夜卧千峰月,朝餐五色霞。


祠空风扫叶,人去鹿衔花。

绝顶寻仙迹,寒泉照病容。


栖鸾多种竹,爱鹤莫移松。


丹药人来乞,山粳手自舂。

城郭千峰合,仙凡一水分。


颠崖悬鸟道,乱石聚羊群。


苔井分丹水,茶炉煮白云。

佐邑三年吏隐仙,声名留照锦江边。


才高不受青衫束,官小聊将彩仗悬。


流沫吕梁游十仞,抟风溟海上三千。

梅仙贵介出侯门,庭砌犹传有紫荆。


黄绶铜章官小试,青溪花县室初成。


公衙好作三年计,少府香留百代名。

老树孤根占一坡,雪霜奈此白头何。


自怜南北枝先后,更看人间冷暖多。

磬圆树杪,舟乱柳津,斜阳又满东角。
可是暮情堪剪,平分付烟郭。
西风影,吹易薄。

风色转东南。
翠拥层峦。
杏花疏雨逗清寒。

曾向松林梦美人,雪肤花貌认来真。


一声横玉惊么凤,枝北枝南总是春。

倚树仙人是阿谁,雪肤花貌认参差。


恐惊青鸟枝头梦,玉笛拈来不敢吹。

金栗平铺满树头,画阑西畔月如钩。


风鬟雾鬓归来晚,折得天香总是秋。

西都不知寿,安用独长年。


纵有丹炉在,难吹汉火燃。

梅仙自是真豪杰,不比区区事高洁。


翩然一弃吴市门,应有精光参日月。


遗踪寄在西山巅,龙之灵洞凤之穴。

路入天南更向西,春风匹马赴瓜期。
折将官柳送行客,归及山梅结果时。
池上凤凰身未到,滩头鸂鶒事先知。
懒慢辞朝梅子真,空山祠庙已千春。
自从上疏东都后,不见江湖有直臣。
乾坤妙炉橐,霏雪满林壑。
城居人欲僵,冻蟹行郭索。
十日忽快晴,忙煞登临屩。
仙人去何许,空此青山名。
我来蹑高云,凛凛神骨清。
虹亭照空谷,丹井莓苔生。
解缆殷勤问后期,登楼回首是相思。
龙唇敢拟钟期调,鹤态宁如叔夜知。
寒月每随朝北梦,停云欲寄望南诗。
春含翠筱密如城,江拥晴岚蘸水明。
云护虹亭无客到,石藏丹井为谁清。
章缝却向青山老,羽翮空怀白日生。
为忆西京梅子真,人言羽化匪沉沦。
海濒古岙已无迹,山外高峰宁有神。
鲠论至今光汉传,清风犹足荡秋旻。
梅山遗迹若为寻,怪石崚嶒一径深。
未必当时真隐处,清风自觉袭衣襟。
牛羊茁处绿骈罗,几载鸱夷得趣多。
麈尾谈清争嚼麝,笔头草小换笼鹅。
杯行自鄙红裙饮,咏罢人传白雪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