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夏畦流膏白雨翻,北窗幽人卧羲轩。


风轮晓长春笋节,露珠夜上秋禾根。


从来白发有公道,始信丹经非妄言。

夜沐早梳头,窗明秋镜晓。


飒然握中发,一沐知一少。


年事渐蹉跎,世缘方缴绕。

西施晓梦绡帐寒,香鬟堕髻半沈檀。


辘轳咿哑转鸣玉,惊起芙蓉睡新足。


双鸾开镜秋水光,解鬟临镜立象床。

耐痒呼僮理乱丝,一梳一快胜千篦。


是中妙处无人会,合眼垂头到睡时。

老子平生汤饼肠,客间汤饼亦何尝。


怪来今晚加餐饭,一味卢山笋蕨香。

却因理发得披文,看尽庐山笔底春。

寄语可师休祝发,癞边犹有去年痕。

同郡同年总八人,七人零落一人存。


如何独立薰风里,犹怨霜花点鬓根。

身在荷香水影中,晓凉不与夜来同。


且抛书册梳蓬鬓,移转胡床受小风。

虫响馀宵寂,荷妆赴晓鲜。


梳头花雾里,照水柳风前。


旧雨仍今雨,新年胜故年。

宿雨犹凉在,晨阴欲霁初。


移床近秋水,正面对芙蕖。


团扇凄无彩,生衣凛觉疏。

水上有车车自翻,悬霤如线垂前轩。


霜蓬已枯不再绿,有客劝我抽其根。


枯根一去紫茸茁,珍重已试幽人言。

戟门春暖。
红日漾、圆冰清浅。
算一带、茱萸窗网,便是个侬妆院。

红绡卷袖摇剑声,摩挲睡眼窥秋菱。


阳台梦断不知处,一片乌云愁欲倾。


一钩新月掀云起,月渐低流麻草地。

雕房几曲桐阴里。
金塘侧、第一倾城姝丽。
◆鬌照人明,学远山螺髻。

三日一梳头,父老笑予懒。


鸡鸣闻栉洗,无乃公太简。


予答父老言,太简敬之反。

悄意难描,幽情谁见,久无人赋双文。
梧影单衫,闲中验取腰身。
萧生作意经营。
未老先斑岂自由,可怜蒲柳易惊秋。
不缘迁染应非俗,若有梯媒必是愁。
老虱纵嫌相间别,素丝何害共风流。
偶逐飞云别涧冈,解缨聊尔濯沧浪。
襟怀久已无山水,客鬓谁令有雪霜。
未必丹砂真却老,可堪白首更为郎。
玉堂花院小枝红,绿窗一片春光晓。
玉容惊觉浓睡醒,圆蟾挂出妆台表。
金盘解下丛鬟碎,三尺巫云绾朝翠。
壮年三十出,华发一茎生。
揽镜仍韶景,逢人慰寿徵。
半斑虽尚未,拔白亦中惊。
新林一声啼绿鸟,三十六宫春欲晓。
床上辘轳牵素绠,秋水溶溶镜光冷。
渐看红日卷珠帘,双弯却有眉纤纤。
短发如冬霜,一朝白一朝。
又如深秋柳,槁叶迎风凋。
白者不再黑,白者不复牢。
水晶帘下篆烟浓,七尺乌云幻作峰。
细润香膏融宝麝,妥安钗股颤双龙。
参鸾样巧松偏好,堕马妆新态自墉。
梦寒绡帐春风晓,檀枕半堆香髻。
辘轳初转,阑干鸣玉,咿哑惊起。
眠鸭凝烟,舞鸾翻镜,影开秋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