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唱我远游曲,唤起大鱼听。
百年知几行乐,莫视酒杯轻。
记取明朝重九,访古文游台畔,黄菊重寻盟。

微风转城曲,凉意乍先秋。
不知今夕烟月,何事为人留。
欲访齐梁陈迹,但见珠歌翠舞,镫火夜光浮。

宋史记中堪列传,菊坡门下岂无人。


弹文惊世频登阁,散发从师懒著巾。


岭海一星元属李,古今全笔总归陈。

金陵雪后,来访帝王家。
龙和虎,莺和燕,豕和蛇。
剩栖鸦。

明月几时有,化为百东坡。
文章寿比金石,眼底古人多。
天上星官名姓,翠落峨眉山影。

老泪向谁洒,唤取镜中人。
照残今日哀乐,阅过古来春。
持此吉羊文字,试问当时龙氏,可有百年身。

如此好明月,梅里自来无。
炎云溽雾收尽,宇宙一冰壶。
浅濑乍分随合,清影欲连还断,滉漾玉浮图。

四海止斋老,百世水心翁。
都将不尽事业,付与道俱东。
气脉中庸大学,体统采薇天保,几疏柘袍红,千仞倚寥碧,一点驾归鸿。

东风着意,先上小桃枝。
红粉腻,娇如醉,倚朱扉。
记年时,隐映新妆面,临水岸,春将半,云日暖,斜桥转,夹城西。

落日澹芳草,烟际一鸥浮。
西湖好处,君去千里为谁留。
坐想敬亭山下,竹映一溪寒水,飞盖共追游。

泽国又秋晚,天际有飞鸿。
中原何在,极目千里暮云重。
今古长干桥下,遗恨都随流水,西去几时东。

今日俄重九,莫负菊花开。
试寻高处,携手蹑屐上崔嵬。
放目苍岩千仞。

潋潋桂华满,摇落楚江秋。
去年今夜,相望千里一扁舟。
满目都门风露。

明月照多景,一话九经年。
故人何在,依约蜀道倚青天。
豪气如今谁在。

江路晓来雨,残暑夜全消。
人言天上今夕,飞鹊渐成桥。
杳杳云车何处。

世事不须问,我老但宜仙。
南溪一曲,独对苍翠与孱颜。
月白风清长夏。

燧瑊勋业,何敢望西平。
观当日,清大憝,震天声。
绩其凝。

暑雨湿修竹,凉吹入高檐。
鹭洲钟阜如画,霁色为秾纤。
槛外藕花无数,妆点休祥嘉应,不觉有秋炎。

败屋拥破衲,惊飙漫飕飗。
不离当处人见,操彗上蓝游。
弹指九州四海,浪说其来云聚,其去等风休。

琼树挂初日,珠箔卷清霜。
夜来溪上微雨,佳节过重阳。
共庆当年此际,曾见天麟协梦,华阀挂蓬桑。

斜阳明薄暮,暗雨霁凉秋。
弱云狼藉,晚来风起,席卷更无留。
天外老蟾高挂,皎皎寒光照水,金璧共沈浮。

湖上有佳色,黄菊傲霜秋。
一尊相属,谈咏彼此得无愁。
何处鲈鱼初荐,错俎金齑点鲙,令我忆东州。

颢气遍寰宇,风露逼衣裘。
中秋昨夜,明月千里满西楼。
人道当年今日,海上骑鲸仙客,乘兴下瀛州。

忠肝贯日月,浩气抉云霓。
诗书名帅,谈笑果胜棘门儿。
牛弩旁穿七札,虎将分行十道,先解近城围。

孤棹溯霜月,还过阖庐城。
系船杨柳,桥畔吹袖晚寒轻。
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

迢迢嶓冢水,直泻到东州。
不拣秦淮吴楚,明月一家楼,何代非卿非相,底事柴桑老子,偏恁不推刘。
半体鹿皮服,千古晋貔貅。

长江衣带水,历代鼎彝功。
服定衣冠礼乐,聊尔就江东。
追忆金戈铁马,保以油幢玉垒,熢燧几秋风。

吾玄终不白,拗出老扬雄。
近日青衿绿发,转盼忽成翁。
缩首杞天坠地,极力虞渊取日,直欲入冯宫。

铅汞了无质,炉鼎假安名。
殆因动静迷人,不觉堕声闻。
这个先天妙理,日用着衣吃饭,相对甚分明。

道乃法之体,法乃道之余。
双全道法,横拈倒用总由渠。
只这元神元气,便是天兵将吏,除此外都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