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丘合老渔樵席,诗声误落燕台侧。
夤缘得见玉堂人,面带九霄风露色。
夜光烂烂明月章,惠然堕我云山旁。

斫得龙光竹两竿,持归岭北万人看。


竹中一滴曹溪水,涨起西江十八滩。

天师化去知何在,玉印相传世共珍。


故国子孙今尚死,满山秋叶岂能神。

真人已不死,外慕堕空虚。


犹馀好名意,满树写天书。

鬼谷西来一丈清,三山箕拱慰高情。


时平尚欲依王表,南斗逍遥毕此生。

几山兼几水,更有几烟霞。


不立仙人宅,都为释氏家。


宾秋多少雁,报晓一双鸦。

此地古无闻,谁封万石君。


山林才整整,来往早纷纷。


两派龙湫水,千峰雁荡云。

青青云外山,炯炯松下石。


顾此山中人,风神照松色。

蹇西山之孤竹兮,商周二君。
藐三径之孤松兮,晋宋一人。
天地冰霜兮,木落归根。
绿天书带月宫香,问字人来满讲堂。
傍岭愿裁千万本,与公佗日作甘棠。
蕉叶飘零桂叶枯,东归片影岭云孤。
春风桃李新阴满,待补山城种树图。
梅花台越路,来往此番新。
风月三间屋,乾坤六尺身。
枕中铅汞术,笔下蕙兰春。
天孙织锦当朝阳,银梭札札回天章。
麒麟凤凰映东壁,煌煌珠笈帝所藏。
分送天人宝华雨,紫狐夜泣龙髯麈。
双峰矗天佛头碧,双峰插地沧海黑。
道人入山化作雨,蓝玉亭边深一尺。
光明白氎红鬘衣,说法香南连雪北。
飞泉撼琳球,群山高崔嵬。
中有古道场,紫烟笼观台。
石门不施关,荣辱自不来。
黯黯瘴云飞雨,岩岩石磴盘空。
绝险更无鸟过,奇勋惟说关公。
胜地忆屡到,变革非昔年。
律居扫积陋,禅房侈旧观。
老衲不可见,遗事故老传。
杯渡移从西域来,一枝五叶翠成堆。
谢师致此为吾寿,使向湖山深处栽。
蓝田咫尺接商颜,谁是丹成出世间。
老鹤无声人已远,白云空自锁空山。
渴不饮盗泉水,热不栖恶木阴。
飞蚊营营蚋漫漫,掇拾馀酝搜残斟。
祝融老子亦忘剧,于君大是相知音。
山人犹未出山时,风月云烟总为诗。
笑问年来间何阔,此盟应有此君知。
指点山居向那边,闭门花木养风烟。
邻人不馔苍玉束,一一而今欲造天。
乡里马少游,神仙葛稚川。
结庐此山中,手披白云篇。
药草满畦埒,松枝为屋椽。
我谓此山天作石,石不是石人不识。
千年野鹤独见君,石上采芝石上吃。
才名奕奕冠当今,投老林泉乐意深。
太华黄河曾识面,玉堂金马有知心。
寿杯未及希年贺,诗卷空添近日吟。
庞区翳榛莽,地瘴藏百怪。
西山何轩轩,拔脚风尘外。
中萦一线蟠,侧立两壁对。
山色洗眼青,遥见紫翠重。
江光照肌白,靧作冰雪容。
问谁三间茅,散我九节筇。
一念去来想,万象起灭境。
方寸有所营,可与天地永。
五季日寻戈,四海环沸鼎。
顽石解首肯,老松闻肘回。
野鸟集隅坐,听法时一来。
山僧古佛徒,一龛寄岩隈。
老眼山林自是宜,卧龙春晚夕阳迟。
芒鞋竹杖经行遍,绝胜篮舆喝道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