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夜深残月过山房,睡觉北窗凉。


起绕中庭独步,一天星斗文章。



朝来客话:“山林钟鼎,那处难忘。

今日天气佳,驾言适山村。


种枳作短篱,叠石成高垣。


牲酒赛秋社,箫鼓迎新婚。

唐虞治巍巍,洙泗道益明。


岂知秦汉后,佛老起纵横。


诗书虽仅存,韶頀无遗声。

畏首复畏尾,吾身其馀几。


虽云食不足,健决岂不伟。


蓬窗对亲旧,情话来亹亹。

前年蒙趣召,渡江当六月。


顾惭衰病躯,触热朝行阙。


君恩虽屡下,恐惧乞骸骨。

颁历如昨日,俯仰芳岁残。


蜩蚻方鸣秋,砧杵已戒寒。


书生赋予薄,何适不艰难。

竭作朝筑陂,独劳暮锄菜。


草烟栏犊卧,船响篱犬吠。


残年迫耄及,农事不敢废。

我梦游异境,乌帽跨小蹇。


桑麻夹阡陌,山川旷何远。


俗有太古风,萧散到鸡犬。

长康有三绝,吾独得其一。


寓世八十年,一痴万事毕。


世间所谓黠,正类裈中虱。

月生东山口,宿鸟惊相呼。


我起立苍茫,恍在白玉壶。


饥鹘掠危巢,大鱼跃平湖。

小阁对寒蟾,山尊尽更添。


方看一轮满,又叹两头纤。


脉脉离云峤,娟娟傍画檐。

秉烛趋省署,两街犹闭门。


素娥独早作,碧沼浣黝盆。


宝扣剥见漆,半棱光剩银。

娟娟天外月,正见上朝人。


老桂欹藏树,纤钩侧抱轮。


气清仍泛露,光淡即迎晨。

阴光随落宿,有意待朝阳。


晕缺灰馀影,潮平鹭息狂。


残兵骄子国,隐语大刀郎。

荣落何相似,初终却一般。


犹疑和夕照,谁信堕朝寒。


水木辉华别,诗家比象难。

光随春漏细,影共夕烟流。


若近明河没,还疑坠玉钩。

半夜沉清影,宵残犹伴吟。


已甘垂树杪,由得挂天心。


淡色迷蓬户,馀光映宿禽。

霁满江天,澄波摇空碧。
投巢暮鸦还,稳现背郭,半林斜日。
炊烟渐起茅屋角,墟畔有、四五牧童横笛。
酒熟还成饮,花香忽过墙。
近灯人影大,斜月树身长。
阴洞龙藏雨,春苗麝养香。
一钩曾挂暮霞里,半玦还悬晓雾中。
醉起忽迷钟早晚,山行误认峰西东。
从他乌历支干换,且喜蛾眉首尾同。
残月窥窗独起望,近山楼火澹无光。
欲留睡眼看朝日,却怪晨鸡上女桑。
天际乌巢先地白,海边鱼薄有星黄。
嫦娥倦梳掠,销瘦不如前。
镜面半收匣,弓眉初下弦。
影随更漏尽,光并晓星悬。
芙蓉湖畔,点点喧津鼓。
何处是归程,轻鸥外、一声柔橹。
香销酒薄,早是不成眠,怪好月,故相撩,枕畔时来去。
花影漾帘波,夜久春痕薄。
试问姮娥瘦几分,只有阑干觉。
陌上玉骢嘶,唤起双栖鹊。
剩三分清影,一缕寒光,还又淡河汉。
不改如钩样,低低挂,更阑人静深院。
为谁意懒。
近晦月犹在,萧骚夜向晨。
已残几欲尽,忽见恍如新。
老桂沈清影,馀辉扣半轮。
缺月曾何损,乘云海上生。
共怜今夕好,还似旧时明。
银汉金波浅,冰轮桂魄轻。
银钩一曲,正别苑凄清,夜气如沐。
巧门弯环,怕共玉绳低触。
独自悄步花间,长被素娥偷瞩。
断港通烟,危岚卷雨,消尽庭阴空碧。
孤城画角下黄昏,飐残旗、乱波如织。
南鸿悽恻。
寒城清角吹烟起,凉蟾半规残白。
瘦影怯凭阑,对沈沈空碧。
相思忘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