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昔绫衾下直时,公为璧水大宗师。


清风明月行乐耳,布袜青鞋随所之。


颠倒壶觞留落日,翻腾山水入新诗。

听履星辰北斗寒,三能只隔寸云间。


周家冢宰均四海,汉制尚书本百官。


鹓鹭班齐瞻进步,凤凰池近却飞还。

八叶今成九,一枝谁敢双。


野人应补外,贤者亦为邦。


夹岸梅临水,孤帆雪涌江。

郎署春同宿,州麾晚卜邻。


出山成底事,藉手得斯人。


名实今无对,云霄早致身。

郑君廊庙姿,才识天下冠。


若华升朝霞,可望不可玩。


胸中富文史,蔚蔚锦绣段。

乳乌不远飞,乳兽不远游。


异类尚有恋,人独安所求。


许侯恰为郡,乃甘贰一州。

平生陈无己,白首欠吟债。


未尝交马吕,况肯见章蔡。


附热生可鄙,中寒死亦快。

海贾归来富不赀,以身殉货绝堪悲。


似闻近日鸡林相,祇博黄金不博诗。

闽人务本亦知书,若不耕樵必业儒。

惟有桐城南郭外,朝为原宪莫陶朱。

水自潺湲日自斜,尽无鸡犬有鸣鸦。


千村万落如寒食,不见人烟空见花。

仿佛三株植世间,风光满地赤城闲。


无因秉烛看奇树,长伴刘公醉玉山。

赤帝常闻海上游,三千幢盖拥炎州。


今来树似离宫色,红翠斜欹十二楼。

不胜攀折怅年华,红树南看见海涯。


故国春风归去尽,何人堪寄一枝花。

猗猗小艳夹通衢,晴日熏风笑越姝。


只是红芳移不得,刺桐屏障满中都。

石氏金园无此艳,南都旧赋乏灵材。


只因赤帝宫中树,丹凤新衔出世来。

海曲春深满郡霞,越人多种刺桐花。


可怜虎竹西楼色,锦帐三千阿母家。

浪说陈朝八桧碑,何如此桧古而奇。


灵根据地高千尺,黛色浮空阅四时。


入欲栋梁劳想像,树存陵谷有迁移。

堂堂大节在朝廷,名重当时太华轻。


乾道君臣千载遇,先生议论九重惊。


人歌黄霸思遗爱,我颂朱云有直声。

斋馆清寒旧所持,水符尝调惠山漪。


入从殿陛争三尺,出付蛟鲸讵一麾。


细绕池风闻菡萏,平分苑月醉鸬鹚。

生晚怀先达,如云逐晚风。


亭花雠旧制,祠树拜新容。


胤有双眉白,庭垂五桂红。

南海大夫欧,泉州处士尤。


泥中双绿鬓,诗伴两苍头。


况复箫能引,如闻凤下楼。

天上星郎贵,人间五马荣。


倒樽知客满,闭阁自诗成。


闽岭千山隔,吴船一水轻。

近日泉南守,新除武部郎。


汉廷多长者,循吏得惟良。


海国蛮珍聚,兵厨腊酒香。

节令重阳闲步。
直至武清南渡。
极目看嘉祥。

露冕闽江惜别迟,莼鲈已慰故园思。


曾沾父老攀辕泪,亲领君王保障辞。


病间可容长孺卧,政成还与细侯期。

巨塔列名题,诗心亦罕齐。


除官京下阙,乞假海门西。


别席侵残漏,归程避战鼙。

风满潮沟木叶飞,水边行客驻骖騑。


三朝恩泽冯唐老,万里乡关贺监归。


世路穷通前事远,半生谈笑此心违。

常怜客子倦征岐,谁似曾郎得意归。


厅琐石渠封简册,手持仙桂拜庭闱。


舟横剑浦凌清濑,马过猿岩点翠微。

天长地阔多岐路,身即飞蓬共水萍。


匹马将驱岂容易,弟兄亲故满离亭。

性懒修书苦,题诗寄海滨。


闽中今乐地,迁客旧名臣。


乍嚼槟榔涩,初餐荔颗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