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浣花之东当笮桥,奔流啮桥桥为摇。


分洪初疑两蛟舞,触石散作千珠跳。


壮声每挟雷雨横,巨势潜借鼋鼍骄。

江头女儿双髻丫,常随阿母供桑麻。


当户夜织声咿哑,地炉豆䕸煎土茶。


长成嫁与东西家,柴门相对不上车。

忆昔初为锦城客,醉骑骏马桃花色。


玉人携手上江楼,一笑钩帘赏微雪。


宝钗换酒忽径去,三日楼中香未灭。

老子人间自在身,插梅不惜损乌巾。


春回积雪层冰里,香动荒山野水滨。


带月一枝低弄影,背风千片远随人。

拾遗流落锦官城,故人作尹眼为青。


碧鸡坊西结茅屋,百花潭水濯冠缨。


故衣未补新衣绽,空蟠胸中书万卷。

西陆行终令,东篱始再阳。


绿英初濯露,金蕊半含霜。


自有兼材用,那同众草芳。

风檐水槛含清晖,月闰夏五暑气微。


山中薜荔幽人带,池上芰荷游子衣。


双鱼六马惯识曲,青蛉白鸥皆忘机。

凌波一剧便捐生,得失何曾较重轻。


蜗角虚名人尚爱,锦标安得笑渠争。

暖红篝,月轮斜挂妆楼。
恰雅称、香闺心性,下阶小试莲钩。
好风筛、窗纱影碎,凉露浸、簟縠纹流。

侧盖天长荡晓霏,暖风才满使君旗。

水通江渚容鱼乐,草遍山梁报雉时。

场雨灭尘盘马疾,楼云碍曲进觞迟。

早夏清和在,晴江沿溯时。


岸风摇鼓吹,波日乱旌旗。


醉帟牵缃蔓,游鬟扑绛蕤。

晚唐风月一番新,弄粉调膏点注匀。


谁与花材诗宰相,聘将花蕊作夫人。

春风吹绉一池波,付与蛾眉席上歌。


试倩韦郎追正始,风流犹不似元和。

浣花溪上见卿卿,脸波明,黛眉轻。
绿云高绾,金簇小蜻蜓。
好是问他来得么?和笑道,莫多情。

浣花成老大,人道是花翁。


白鹭浮沉者,年年浦溆同。


犹令玉琴在,不使石床空。

松身伛偻文人同,怪石还如一老公。


手把素书人尚少,未应频作浣花翁。

一水沁诗心,坐扁舟,天容绿遍秋半。
烟树满城南,玻璃皱,消得酒痕风软。
从来此地,少陵一一经行惯。

缥缈精庐入望遐,芙蓉秋水旧生涯。


如椽莫笑书生笔,十丈亭亭照暮霞。

古桧崚崚映夹池,虚亭十尺锁涟漪。


朝来载酒谁相过,正值扬云赋就时。

八面疏棂挂夕阳,楼头云色尚飞扬。


屋梁咫尺亲颜在,不用褰帷望太行。

百顷风潭照玉壶,清鳞白石拥菰蒲。


沙棠独抱夷光卧,何事风涛泛五湖。

卧听西岩风雨生,草堂萧飒一灯明。


并枝宿羽深愁湿,绕竹飞泉倍觉鸣。


仲蔚蓬蒿迷宅径,少陵花鸟入诗情。

半刺羲琴。
一段巫云。
轻衫淡染竹根青。

郊外尘缘远,林中乐事饶。


雨雷初荐潦,江海乍登潮。


蛙鼓田间闹,莺簧树底调。

尚忆西岷云气生,犹思昏黑蜀星明。


虚灯独夜草堂宿,细雨高秋木叶鸣。


天地名贤空往迹,山川文藻漫含情。

冁然一开口,天也非人谋。


江山自旧管,风景仍新收。


一门令兄弟,而我从之游。

轻飔濯袢暑,清与耳目谋。


江山新容态,真意烂不收。


榜人以戒余,将事东郊游。

浣溪在何处,君以字亭皋。


乌石郁葱起,灵岩斐亹高。


星文标斗极,海色入沧涛。

西郊十里路延袤,天放尘中剩浣花。


几树杉松邻野寺,一溪烟雨隔人家。


干戈避地江湖远,羁旅遗踪岁月赊。

浣花溪水绿于苔,诗老祠堂近水开。


闲把祢衡徵往事,始知严武解怜才。


春风树老莺仍坐,夏日梁空燕尚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