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石眼杯泉举世无,要知杯渡是凡夫。


可怜狡狯维摩老,戏取江湖入钵盂。

高阁诸天近,长江客路分。


帆开山吐月,钟动水连云。


渔唱通宵起,樵音隔浦闻。

东邻修竹野僧家,乱柳枯桑一径斜。


逐客惯曾迂短策,使君何事驻高牙。


萧条已似连村坞,邂逅应容设晚茶。

江城寒气入肌肤,得告归来强自扶。


五马独能寻杜老,一床深愧致文殊。


体虚正觉身如幻,谈剧能令病自无。

条山有佳色,不入俗子眼。


结庐傍洓水,永与山作伴。


一脚落宦游,坐叹千里远。

僻地好泉石,何人曾陆沈。


不知青嶂外,更有白云深。


因此见乔木,几回思旧林。

胜愁苗。
教秦嘉肠断,香草泣离骚。
宝匣尘昏,瑶琴调涩,三生福分全消。

晚年惟善病,高卧当登临。


近得偷安法,无心事苦吟。


嗒然吾丧我,慨独古成今。

翘首归猿洞,怀人水一方。


鸟啼诵经处,花落读书堂。


密约知难践,久要宁敢忘。

坚谢名山请,翛然逸兴高。


息肩弛重担,闭户补方袍。


抚景身先老,看云首重搔。

渐与烟霞密,都忘城市疏。


浮生寄云水,一宿即蘧庐。


似有安身地,还同借宅居。

别去情何限,今来意倍亲。


隔江须我友,大地更无人。


白首嗟岐路,青云据要津。

寒潮不久盈,水落山月吐。


停舟宿浅沙,隔岸人争渡。


渡头老树根,记得昔游处。

濩落长途赋远游,青帆驰载出河洲。


双龙吐雾莲花合,片鹢乘风竹箭流。


搦管东南空大泽,飞旌西北近神州。

踪迹云萍半杳然,相逢岐路剩留连。


惭称鲁国通家后,好是丰城拭剑年。


锦席易中贤圣酒,牙樯难认孝廉船。

去天尺五城南寺,目极层轩得此游。


山阔雨收云点缀,江清日淡柳风流。


僧扉缭绕牛鸣地,楼阁参差斗大州。

晚云漏月,素景玲珑。
闲来行药且携筇。
旧时苔径,仍覆苍松。

上岩欲倚天,下岩欲拔地。


中岩尤突兀,横插两崖际。


溪泉直复纡,流韵幽以邃。

君游城市却山林,与我秋晴一日行。


来坐村庵天欲暮,归从野寺月还明。


时寻小榼倾残酒,更觅寒花嗅落英。

树淡云浓又一坡,招邀处处是行窝。
梯岩危似蚁缘木,架屋高如鹊结窠。
水味野栽茭白瘦,山毛人摘芋红多。
休折山中松桂枝,溪鱼亦小莫垂丝。
沙田翻白收粳后,霜树著红尝柿时。
日落牛羊归径熟,天寒乌鸟向人慈。
经秋溪水碧洄洄,无数晓山如镜台。
红叶流从龙奥出,白云飞向石门来。
亦逢纸户曾相识,尚有樵踪且莫回。
淡竹冈前沙雁飞,小花尖下柘丸肥。
山云不见雨自薄,天气欲寒人正归。
招伴只须新稻酒,临风犹有旧苔矶。
郁郁冈上梧,亭亭梧上日。
有鸟纷来翔,共鼓如干翮。
时闻足足音,宛颈相颃颉。
出户辞容膝,征途重久要。
吟空峡猿夜,梦变楚云朝。
中宿将三宿,西樵非两樵。
篮舆屈曲上中岩,峻壁危峰面面山。
心月亭前何世界,不知天上与人间。
楼阁高低跨碧空,鳞鳞群树亚山风。
沧江东去流天外,秦岫西来绕汉中。
野旷自然伤远目,天高聊复送飞鸿。
中天台殿倚竛竮,忆昨深登六岁零。
雾锁岩扉须玉钥,云扶革履上青冥。
三峰静对厖眉秀,双璧惊回醉眼醒。
晴岚暖翠中岩寺,十二年间得再游。
三笋龛深香不散,万松山拥雾难收。
鹫峰付嘱虽常住,雁荡经行岂易求。
飞电歘然度天隙,百岁能堪几行役。
游子来归意恐迟,大人幸在何辞白。
风涛念尔去何之,日暮怜渠行故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