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螫江蟹四时供,水蓼山花月月红。


自是人生不行乐,莼鲈何必羡江东。

澄江色似碧醍醐,万顷烟波际绿芜。


只少楼台相掩映,天然图画胜西湖。

通海江川湖水清,与君连日镜中行。


孤山一点冲烟小,何羡霞摽挂赤城。

笑铭崖笔倦,访雪舟寒,觅里寻邻。
半掩闲门草,看长松落荫,旧榻悬尘。
自怜此来何事,不为忆鲈莼。

屋上青山。
青未了、凌虚试一凭栏。
乱峰叠嶂,无限古色苍寒。

想西湖、段桥疏树。
梅花多是风雨。
如今见说闲云散,烟水少逢鸥鹭。

水痕吹杏雨,正人在、隔江船。
看燕集春芜,渔栖暗竹,湿影浮烟。
馀寒尚犹恋柳,怕东风、未肯擘晴绵。

故园空杳。
霜风劲、南塘吹断瑶草。
已无清气碍云山,奈此时怀抱。

倚西风、徘徊骋望,细流淰淰如许。
月榭水轩临断岸,落木乱鸦无数。
谁延伫。

空光不流八纮净,巀嶭神鳌开海镜。


蓬莱八万四千门,琲琲珠房照仙影。


琪花扑天天地香,天吴清海海不扬。

汝游桂岭疑天尽,更入滇方觉地宽。


明月江帆悬万里,瘴云山树郁千盘。


莫将诗句题蛮府,自有威仪识汉官。

老仙指甲坚如铁,夜画枯杉出宫阙。


翠深红远十二楼,犹理霓裳舞回雪。


山椒覆亭小于笠,石脚插船轻似叶。

匹练江光洗客愁,杜康桥畔几追游。


吟余落日过茶馆,睡美凉风在竹楼。


违俗诗文从嫚骂,寄人书札任沉浮。

茶瓜欲禁渴何能,问疾人来使疾增。


医技渐穷翻作态,奴劳略效便相矜。


残诗迷罔何时续,试牍粗狂岂暇誊。

师经非纸上,师佛在心中。


觉路何曾异,行人自不同。


水云晴亦雨,山木夜多风。

游人计远自多端,大块吹同本一般。


定后狂波何处问,澄馀止水可微观。


春江此际还如练,山月于时已在竿。

森爽秋逢三五中,霜天云物坐来空。


河灌百川还小艇,寺藏荒野亦疏钟。


客啸忽闻清唳雁,月圆真讶吐珠龙。

葺屋才支漏,新茅不用添。


风清田叟鼓,雨应社神签。


野荫炎还冷,村醪酸亦甜。

樗散甘为笑,逢迎已觉迷。


渐能谙豕牧,宁复舞鸡啼。


村居邻北郭,野语学东齐。

南国频饥后,餐麸胜酪酥。


比闾虽麦穗,盗贼尚萑蒲。


阖室供锁茧,分沟竞辘轳。

城市终当徙,开轩向绿畴。


老知学稼好,穷带著书愁。


野燕登蚕箔,山鸡雊麦秋。

君往惬幽意,吾留厌市声。


园庐本相接,諠寂不同情。


褊心违请谒,病骨废耘耕。

酒隐君能惯,青天白眼宽。


貌肥占道胜,禄去易身安。


鸟迹携书对,藤花倚树看。

昔岁理人术,今朝种树书。


太恩番是累,非种亦须锄。


身老兼栽药,家贫待畜鱼。

番嫌结社闹,独往筑秋场。


已谢二千石,何须八百桑。


站站夕时鸟,欣欣雨后秧。

西山爽气入吾诗,拄颊含毫有所思。


欲把求田语玄德,莫因学圃笑樊迟。

西抹东涂炫一乡,阿婆羞忆少年妆。


如今闭户无人识,旋学仙翁却老方。

江山南北限,风月古今情。


举酒杯还覆,逢人盖暂倾。


目穷飞鸟落,心逐断云横。

晚日千峰色,秋风万里情。


望云双目眩,渴雨寸心倾。


有客诗方就,何人笛正横。

澄江江水清且深,明月下照愁人心。


浮澜浅浪惊不定,当空涌出千黄金。


此时使客宴高阁,坐爱流光入帘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