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草木绕篱盛,田园向郭斜。

去锄南山豆,归灌东园瓜。

白水照茅屋,清风生稻花。

昨夜春雷作,荷锄理南陂。


杏花将及候,农事不可迟。


蚕女亦自念,牧童仍我随。

男声欣欣女颜悦,人家不怨言语别。


五月虽热麦风清,檐头索索缫车鸣。


野蚕作茧人不取,叶间扑扑秋蛾生。

啾啾雀满树,霭霭东坡雨。


田家夜无食,水中摘禾黍。

人家少能留我屋,客有新浆马有粟。


远行僮仆应苦饥,新妇厨中炊欲熟。


不嫌田家破门户,蚕房新泥无风土。

为君诉。
今年东作,满目西畴,尽成北渚。
雨翻盆势欲浮城去。

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,败屋萧条无壮息。
翁携镰索妪携箕,自向薄田收黍稷。


静夜偷舂避债家,比明门外已如麻。

未塞豪人夺,何言公赋收。


皇心虽恻隐,蓬户或焦愁。


为吏空多禄,无人能此忧。

新见鹊衔庭树枝,黄口出巢今已飞。


栗留啄椹桑叶老,科斗出畦新稻齐。


田家苦作候时节,汲汲未免寒与饥。

社南村酒白如饧,邻翁宰牛邻媪烹。


插花野妇抱儿至,曳杖老翁扶背行。


淋漓醉饱不知夜,裸股掣肘时欢争。

野塘积水绿可染,舍南新柳齐如剪。


去冬雪好麦穗长,今日雨晴初择茧。


东家馈黍西舍迎,连臂踏歌村市晚。

田家老翁无可作,昼甑蒸梨香漠漠。
只向阶前曝背眠,赤桑大叶时时落。


古堑侵门桃竹密,仓囤峨峨欲遮日。

抱儿更送田头饭,画鬓浓调灶额烟。


争信春风红袖女,绿杨庭院正秋千。

田因水坏秧重插,家为蚕忙户紧关。


黄犊归来莎草阔,绿桑采尽竹梯闲。

织篱为界编红槿,排石成桥接断塍。


野老生涯差省事,一间茅屋两池菱。

新妇舂粮独睡迟,夜寒茅屋雨来时。


灯前每嘱儿休哭,明日行人要早炊。

草茫茫,水汩汩。
上田芜,下田没。
中田有禾穗不长,狼藉只供凫雁粮。

东津渡头初月辉,南陵寺里远钟微。


主人入夜门未掩,蒲响满塘鹅鸭归。

田中耒声歇,烟火西林起。


独立候归人,柴门夕阳里。

簦笠相随走路岐,一春不换旧征衣。


雨行山崦黄泥坂,夜扣田家白板扉。


身在乱蛙声里睡,心从化蝶梦中归。

门枕碧流尽,垂杨列岸齐。


树中茅映屋,垣外菜分畦。


噪雀丛晴薄,行人影潦溪。

我亩芜且瘠,我陇硗不平。


发岁奋乃功,东作觊西成。


搰搰低白头,秉耒日经营。

久矣居畎亩,邈如遗世人。


地静习虽陋,野意还自真。


怡怡晨夕间,言笑谐四邻。

鸡鸣人当行,犬鸣人当归。


秋来公事急,出处不待时。


昨夜三尺雨,灶下已生泥。

腊月廿九日,丁亥之岁除。


朝发句容县,寒空晴色初。


初晴信可喜,泥深犹尺馀。

自从丧乱来,懒复治生事。


行行过田家,因之动幽意。


早稻青已黄,晚稻亦垂穗。

村南啼布谷,村北响缫车。


隔浦卖鱼市,傍桥沽酒家。


野花朝日暖,溪柳背风斜。

今晨风日佳,默默鲜所亲。


改服从田父,相与过西邻。


虽无超时韵,所得亦以真。

孟夏草木长,清阴散扶疏。


葱笼竹树间,石磴蟠萦纡。


嗟我事行役,弥年困征途。

谁谓田家苦,田家乐甚真。


鸡豚燕同社,箫鼓祭瘟神。


高廪方有岁,西畴行复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