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颍川贤大夫,虚怀蕴虹霓。
虽分铜虎符,合在帝苑栖。
邀我登黄山,攀云绝长梯。

与子皆去国,十年天一隅。


数奇逢恶岁,计拙集枯梧。


好士馀刘表,穷交忆灌夫。

青派连淮上,黄楼冠海隅。


此诗尤伟丽,夫子计魁梧。


世俗轻瑚琏,巾箱袭武夫。

鸾乃凤之族,翱翔紫云霓。


文章辉五色,双在琼树栖。


一朝各飞去,凤与鸾俱啼。

遥望中原,荒烟外、许多城郭。
想当年,花遮柳护,凤楼龙阁。
万岁山前珠翠绕,蓬壶殿里笙歌作。

岁律峥嵘腊尽头,风吹朔雪到南州。


三湖簸荡鲛鼍恐,七泽迷漫狐兔愁。


狂客定回青雀舫,猎儿初试皂貂裘。

城隅黄鹤莫登临,端使悲翁动楚吟。


日下长安人共远,天围梦泽岁方阴。


北风欲雪雁飞急,南渚始冰鱼伏深。

登黄楼,望黄州,黄州望不见,楼下水东流。
水流何可留,浮云更悠悠。


伤心泽畔客,憔悴楚兰秋。

汉大将军楚国材,半生倦韵浼尘埃。


徐夫人匕首安在,丁令威华表归来。


紫府无踪劳彷像,白云有待久裴徊。

蔼蔼才名世,骎骎日转禺。


一时同接淅,平昔共栖梧。


揽辔真壮士,拥旄良丈夫。

青山开四面,白水绕三禺。


野阔时闻籁,人闲旧据梧。


画船留上客,遗迹问田夫。

一上高原感慨重,千山落木正无穷。


前途且与停西日,此地曾经拜北风。


剑气晚横秋色净,兵声寒带暮江雄。

坐久灯花开尽,暗惊风叶,初报霜寒。
冉冉年华催暮,颜色非丹。
搅回肠、蛩吟似织,留恨意、月彩如摊。

艰生缧绁馀,特尔脱魑魅。


殊方窟飘蓬,未免游戏事。


眼力到毛发,抉剔尽奇秘。

鄂州南楼不可到,到此南楼眼亦青。

乾坤日月与高致,城郭江山无遁形。

把酒纵谈心耿耿,倚栏遐眺鬓星星。

欲从高处赏新秋,上尽层坡更上楼。


天地无穷吾辈老,江山有恨古人休。


宁随狡兔营三窟,且跨飞鸿阅九州。

车马竞清夜,人物秀三楚。


登临得免俗,兹楼岂时睹。


同来两稚子,冠者亦四五。

秋风列戍满邢州,敢为筹边独上楼。


千骑月回清啸响,一尊天豁大荒愁。


移屯渐老韩长孺,作客谁怜马少游。

太行无际碧天愁,榆塞褰帷万古收。


紫气东盘沧海出,黄河西抱汉关流。


櫜鞬忽动双鸿暝,刁斗频敲万马秋。

托御当年惜未同,叱车今旦指秋空。


千峰竞吐嵯峨日,万木长交惨淡风。


滴博高疑唐旧戍,虒祁远是晋新宫。

缥缈高凭崔氏楼,依微西眺祢生洲。


天容孤鹤排空上,水合双龙抱郡流。


一代真成春雪倡,千年谁识岁星愁。

天来紫府人非世,山到黄云草亦香。


桃雨坠红春事晚,竹风摇翠午衣凉。


鸟鸣独树溪当面,樵语千峰路更傍。

姊妹石娟娟,回看锁碧烟。


云深僧梦稳,壁峭客身悬。


舄下走飞瀑,杖头开洞开。

黄龙峰顶接天高,下视尘寰走猬毛。


坤野未能休血战,鼎湖谁复恋乌号。


一杯彭蠡空浮泪,万里长江漫激涛。

大江胜绝此无俦,不省荒寒醉酒楼。


秉烛尚嫌杯数窄,换舟便觉橹声柔。


山连青意为仙冢,池接黄名是逆流。

仙乘黄鹤去千秋,观壮湖南是此楼。
山势北来青个个,江流东去碧悠悠。
云随过雁离城市,帆带斜阳傍蓼洲。
危楼千尺势嵯峨,黄鹤仙翁旧此过。
铁笛横时江水阔,夕阳红处楚山多。
汉阳树带前朝色,鹦鹉洲添粤客歌。
此楼胜概传今古,此日须谁共一登。
秋气转清山自好,篇诗欲赋我何能。
眼前绝景应相候,梦里危栏久已凭。
复霭重沙望不穷,坐收千里一樽中。
天边江汉波涛阔,地下神仙窟宅通。
窗影偷来湓浦白,檐光飞入沔城红。
风露严城欲暮秋,重关灯火上黄楼。
山邀夜色当杯入,云拥河声抱槛流。
片石长留苏子赋,荒原不散楚人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