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楼寒,夜长帘幕低垂。


恨潇潇、无情风雨,夜来揉损琼肌。


也不似、贵妃醉脸,也不似、孙寿愁眉。

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


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

陶诗只采黄金实,郢曲新传白雪英。


素色不同篱下发,繁花疑自月中生。


浮杯小摘开云母,带露全移缀水精。

家家菊尽黄,梁国独如霜。


莹静真琪树,分明对玉堂。


仙人披雪氅,素女不红妆。

数丛如雪色,一旦冒霜开。


寒蕊差池落,清香断续来。


思深含别怨,芳谢惜年催。

霜后黄花顿不中,独馀白菊斗霜浓。


与霜更斗晴天日,斗得霜融菊不融。

白菊初开也自黄,开来开去白如霜。


小蜂劣得针来大,不怕清寒嗅冷香。

未应白菊减于黄,金作钿心玉作裳。


一夜西风开瘦蕾,两年南海伴重阳。


若言佳节如常日,为底寒花分外香。

回旋秋色漙情露,凌厉西风洁嫩霜。


莫作东篱等闲看,清新曾结广寒香。

回旋秋色漙清露,淩厉西风紫嫩霜。


莫作东篱等闲看,下清曾借广寒香。

白菊长先黄菊开,年年九日泛新醅。


犹存古历摽花候,不奈时人信手栽。


得势从教盈九畹,俯眉聊复引三杯。

分露色,弄霜妍。
花叠月痕圆。
倦将红紫斗春鲜。

清淡晓凝霜,宜乎殿颢商。


自知能洁白,谁念独芬芳。


岂为琼无艳,还惊雪有香。

为报繁霜且莫催,穷秋须到自低垂。


横拖长袖招人别,只待春风却舞来。

登高可羡少年场,白菊堆边鬓似霜。


益算更希沾上药,今朝第七十重阳。

自古诗人少显荣,逃名何用更题名。


诗中有虑犹须戒,莫向诗中著不平。

莫惜西风又起来,犹能婀娜傍池台。


不辞暂被霜寒挫,舞袖招香即却回。

不疑陶令是狂生,作赋其如有定情。


犹胜江南隐居士,诗魔终袅负孤名。

人间万恨已难平,栽得垂杨更系情。


犹喜闰前霜未下,菊边依旧舞身轻。

黄鹂啭处谁同听,白菊开时且剩过。


漫道南朝足流品,由来叔宝不宜多。

狂才不足自英雄,仆妾驱令学贩舂。


侯印几人封万户,侬家只办买孤峰。

四面云屏一带天,是非断得自翛然。


此生只是偿诗债,白菊开时最不眠。

黄昏寒立更披襟,露浥清香悦道心。


却笑谁家扃绣户,正薰龙麝暖鸳衾。

正怜香雪披千片,忽讶残霞覆一丛。


还似妖姬长年后,酒酣双脸却微红。

鲜鲜凌霜菊,艳艳粲云绮。


团栾双毬枝,婆娑照窗几。


颇讶银台俗,深憎泽兰紫。

平生郑康成,不种花婵娟。


但闻书带草,罗生满堂前。


佳菊苦解事,殷勤为公妍。

稚子书传白菊开,西成相滞未容回。

月明阶下窗纱薄,多少清香透入来。

还是延年一种材,即将瑶朵冒霜开。


不如红艳临歌扇,欲伴黄英入酒杯。


陶令接䍦堪岸著,梁王高屋好欹来。

已过重阳半月天,琅华千点照寒烟。


蕊香亦似浮金靥,花样还如镂玉钱。


玩影冯妃堪比艳,鍊形萧史好争妍。

岁晚芳残久寂寞,意外还看三四花。


不知秋秾何意思,故开白雪回青霞。


孤标遗世谁见得,却为主情难自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