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仕宦而至将相,富贵而归故乡,此人情之所荣,而今昔之所同也。
盖士方穷时,困厄闾里,庸人孺子,皆得易而侮之。
若季子不礼于其嫂,买臣见弃于其妻。

白首三朝社稷臣,壶浆夹道拥如云。


金貂争看真丞相,竹马犹迎旧使君。


岂止轩裳夸故里,已将钟鼎勒元勋。

青山如浪入漳州,铜雀台西八九丘。


蝼蚁往还空垄亩,骐驎埋没几春秋。


功名盖世知谁是,气力回天到此休。

吹尽西陵歌舞尘,当时屋瓦始称珍。


甄陶往往成今手,尚托声名动世人。

礼乐儒家子,英豪燕赵风。


驱鸡尝理邑,走马却从戎。


白刃千夫辟,黄金四海同。

秃巾髽髻老扶车,茹痛含辛说乱华。


赖有乡人聊刷耻,魏公元是鲁东家。

朝入一几纵,暮入一几横。


黄卷值昔人,欢与相逢迎。


孙子谢口语,阮生劳目睛。

自君之出矣,吾居关昼横。


尚有杨李来,时能出门迎。


少日所忿慉,壮年瞀双睛。

知君邺城去,历览古时迹。


峨峨铜雀台,其下遗瓦砾。


不化鸳鸯飞,多近蟾蜍滴。

螭阶看引羽林兵,罢直还家得使旌。


黼帐三云清晓别,锦鄣千骑上头迎。


鸳沈故瓦秋烟阔,凤下长阿夕照平。

提笔从戎别帝乡,官清兼领校书郎。


将军幕下红莲媚,诗客袖中丹桂香。


吟倚旌旗春过雨,醉听刁斗夜含霜。

相州锦好。
待到相州人已老。
颍水归田。

王氏名园枕子城,主人方壮便遗荣。


栽花直欲春长在,爱客谁尤囊尽倾。


万景并归闲日月,一身常寄小蓬瀛。

处暗频惊掷夜光,千金高价恨难偿。


蟠桃入口知仙味,钧奏醒魂认帝乡。


辩解重围思亹亹,战逢强阵怯堂堂。

杏子樱桃次第圆,炎凉无定麦秋天。


马蹄步步来时路,照眼榴花又一年。

满面尘沙减带围,文章无命合西归。


故人半是中朝贵,细葛含风正赐衣。

学术深沉久未施,晚登台省世方知。


诗章好奏周文庙,字法宜磨魏武碑。


禁掖便当提大笔,名藩犹自拥高麾。

安阳道上晨冲融,西有云气成青红。


四重栏干五滴水,五花竞斗相穹崇。


旁有台殿峙鸱尾,上有翔翥如飞龙。

白简风声雨雪霜,几回趋走并鹓行。


清名久自还吾党,治誉今尤慰所望。


安稳慈亲行小径,光辉彩服侍华堂。

相州昼锦堂厨酝,卫国淇川岸竹萌。
二物烦君走分饷,时哉乘兴倒瑶觥。
北土无繁卉,空亭有暝阴。
狂飞憎野絮,多舌恨春禽。
地燥山如朽,池寒水不深。
鼎邑从来事足夸,冰台近岁景尤嘉。
天平峰秀堪图画,昼锦堂高可宴衙。
新表门闾通德里,旧栽桃李相君家。
晋公名画鲁公书,高出张吴与柳虞。
幸得魏公挥宝墨,缘公楷法亦颜徒。
林木千重闭郡楼,西山浓翠去无由。
思量自古逃名者,多少清闲到白头。
迎妇金貂宅,之官铜雀台。
俱新是婚宦,有素独怜才。
簿领时能拨,图书日可开。
千古兴亡一梦惊,就中物理似持衡。
茜花空染朝歌血,荒草犹祠羑里城。
但见反身知自咎,谁言修政欲相倾。
解鞍休马暂萧然,虽晚犹堪一醉眠。
所到园林且为主,若须吾有是何年。
千营兵气黑沉沉,关塞萧条草木深。
蛇伏黄蒿嘘毒雾,鬼吹青火出空林。
儿童老大不相识,墟墓荒寒只自寻。
梦中乡国血沾襟,愁里光阴雪满簪。
客路风霜荡水阔,诗囊尘土饭山深。
花开自乐本无事,云去复来犹有心。
征衫着雨浑成粟,野水一湾桥一曲。
郫筒盛酒柳边尝,草屩拖烟山底宿。
瓜牛小槛编疏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