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《水经》云:「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


」郦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


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

上钟山,下钟山,两钟尔大何处悬。
沧波作杵天作簴,悬在江湖都会间。


蜀江西来一万里,章江南来会于此。

鄱阳吞天来,喷薄南出口。


江流不能敌,抵北乃东走。


悬崖峙西湾,水势扫如帚。

虎斗龙争一代雄,天威犹在怒涛中。


江南千里连湖北,万古芦花起大风。

湖水青青江水黄,人言此水号鸳鸯。


钟声忽起波间石,清越偏宜秋夜长。

大战彭湖斩敌旗,红船难逐白船飞。


石钟山上留天步,终古风涛听指挥。

释名


亦称留公乳、虚中、芦石、鹅管石、夏石、黄砂石。


气味


甘、温、无毒。


主治


一切劳嗽(胸膈痞满,咳嗽不已)。

山庵有钟复有鼓,厥声可闻不可睹。
我来欲借一回看,问取灵泉老庵主。


主人手执须弥椎,共上千峰万峰去。

高悬片石万山中,一扣一鸣空合空。


剩有馀音风过耳,泠泠飞出老龙宫。

天地同和大乐流,水山依律间镛銶。


清朝洗耳求清奏,肯让苏髯夜半舟。

渡水闻声见石钟,石钟之上见芙蓉。
无多野客乘秋屐,有个僧人制毒龙。
鸿影不期黄叶到,菊花那许白云封。
昔宫左辖湖湘去,彭蠡风高帆不住。
回头空恋石钟山,白鸥飞断述烟树。
朅来又擢大江西,石钟山上几栖迟。
吴砧已碎乐生论,京江昔沈瘗鹤铭。
半裁紫阳立玞石,考击化度求金籯。
乃知金石有厄会,名碑旧叠长安城。
山前削成面,山后不露骨。
何人恋巢居,结屋寄突兀。
多风锁寒殿,频雨闭石窟。
托身萧寺已逾年,独掩山门守我元。
醉旭一生耽草圣,老叉几度发诗颠。
雨中裹饭无嘉客,月下携瓶有老禅。
坡翁文字妙来今,仙去遗踪杳莫寻。
惟有石钟还好在,未须霜降自清音。
坡仙自昔好奇者,月夜乘舟绝壁下。
石钟有记留兹山,寥寥千载知音寡。
我来倚棹彭蠡傍,连朝风逆阻帆樯。
九江怒逼蠡涛东,独受舂撞万窍空。
人籁总输天与地,石声还藉水兼风。
数椽僧结云厓上,一舸仙乘夜月中。
我闻石钟名,久欲究其实。
疾风乖所愿,舟楫不遑息。
希声恨未聆,至理欣少测。
彭蠡之口两石钟,上下壁立金芙蓉。
何年鼓铸出炉冶,造化融结当鸿蒙。
山灵昔闻诉真宰,帝令疏凿驱鬼工。
名园蹊径本天成,一览江山倍有情。
百战尚思金鼓震,千秋犹作石钟鸣。
鄱湖水远孤帆出,庐岳云闲夕照明。
苍茫楚泽秋,岩谷隐宫徵。
鱼龙守轩辕,猿乌识追蠡。
酒醒江南客,月在船窗里。
云垂苍崖深,月出湖水动。
旅思方眇然,噜吰发空洞。
悠悠湘灵感,殷殷钧天梦。
稳几当窗久,湖光满客衣。
云封莲室静,萤傍石钟稀。
一水分吴楚,孤城接翠微。
庐岳亭亭翠万重,悬泉千尺挂飞龙。
石钟山下江如镜,映出青天五老峰。
楚地有石鼓,吾地有石钟。
鼓不假制作,钟不费陶镕。
朕兆不可测,良由造化工。
秀发九华晴景,摧颓五老苍颜。
暮雨朝云佳处,小姑依约烟鬟。
朔风驱水作狂澜,眼里庐山脚到难。
少待须臾莫仓卒,卸帆聊憩石钟山。
稳几当窗久,湖光满客衣。
云封莲室静,萤傍石钟稀。
一水分吴楚,孤城接翠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