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
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

黯乡魂,追旅思。

寸云如絮起青原,飞空化作一碧山。


天风吹上南斗边,砰然堕在快阁前。


老彭有孙拉云住,海蜃吐楼压云去。

望望佳人来,未来云已暮。


当时千里恨,不独看云故。


何此启虚堂,定知吟秀句。

征舆解道明朝发,别酒遥从此地酣。


尽日回肠依曲水,昔年种柳似江潭。


霜高睡短鸡偏促,雪滑泥长马不堪。

萧寺不胜秋,携尊尽日游。


数行依殿树,百丈绕阶流。


荡叶纹偏蹙,催觞响未收。

苍山烟澹,寒溪风定,玉簪罗带绸缪。
轻霭暮飞,青冥远净,珠星璧月光浮。
城际踊层楼。

原夫官赋省题诗,何乃甘心改业为。


场屋久忘涂注乙,星辰闲测斗牛箕。


细看肖貌殊清彻,徐玩挥毫亦怪奇。

峭壁琳宫转,丛篁白日移。


斫云探地脉,喷雪注天池。


祗树开千腊,昙花供六时。

苍龙戢其首,日夜漱寒玉。


助尔松风声,借之竹色绿。


时从斋厨下,泠然注空谷。

春来虎溪笑,别尔竟长途。


初地缘犹在,诸天念未孤。


比丘惊出定,檀越见能呼。

碧云长在天,碧泉长在山。


谁怜卓锡后,宛转向人间。

幽人夜无寐,初月衔山阁。


不见月出光,但见松影落。

岂谓招提境,逢余万里归。


故人歌出塞,游子泪沾衣。


烽火垂成劫,衣冠未息机。

落日衔山隐半轮,桑榆残照起游氛。


佳人怅望何时见,万里平凝合碧云。

景云持律冠当年,遗迹虽沈古寺存。


释子若能精进去,便应题作景云轩。

长见江淹杂体诗,碧云非是惠休词。


试言日暮佳人怨,何事高僧却得知。

丹青台殿起层层,玉磶雕阑取次登。


禁近恩波蒙葬地,内家香火傍禅镫。


丰碑钜刻书元宰,碧海红尘问老僧。

闻说新岩境更奇,笋舆未及敛昏时。


鸦驮落日栖林早,龙带归云入洞迟。


一路烟霞春引梦,万山风雨夜催诗。

策杖来探海外奇,春风吹客出城时。


路从虎墓穿林曲,泉绕麟岩下涧迟。


窥井少酬诸葛志,搴云同赋大苏诗。

携朋如作竹林游,布袜青鞋兴致幽。


岩翠滴人双袖湿,海光朝佛一龛收。


三更啸月猿归洞,半榻眠云鹤共楼。

碧云林壑杳重重,此去风流似简公。


舂药碓闲湍激下,吟秋蛩响月明中。


结茅拟候芝三秀,眠鹿应遗地一弓。

云中流下不胜清,石濑溅溅只自平。


宛转浮杯人不醉,潺湲到枕梦难成。


分厨已足千僧汲,出寺能为十里声。

燕山一片月,夜照白莲花。
千里万里同为客,三人五人齐忆家。


与君俱是悠悠者,意气相逢不相下。

偶借僧窗此夕闲,飞尘远处静云还。


坐看日落归山意,欲引风清放月颜。


夜半灯幽僧舍冷,梦中峰峭客魂艰。

山因秋澹泊,静理作游心。


策马排云至,看鸿带月深。


草烟迷础色,松响触泉音。

郡亭临大泽,霞障截尘纷。


有色只因日,无心元是云。


沧浪随郭转,欸乃隔江闻。

端居滞文翰,久与赏心阕。


出沐乘休豫,寻幽展欢悦。


涉涧俯潺湲,攀峦面巀嵲。

八字光腾斗外天,碧云西去拥群仙。


乾坤此梦无人话,起步中庭月上弦。

碧云既钜丽,香山亦宏敞。


翠岩蔽层巘,车马或希往。


曰余负奇癖,一一恣探赏。

仄径缘藤萝,逶迤入深谷。


重阴夹磴道,弥望皆古木。


长松数百年,夭矫云际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