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明写照寺林幽,最是江湖入念头。


衣染炉烟金漏迥,茶烹石鼎玉蟾留。


山星几点躔官舍,僧院百年过客舟。

万鲸传响彻修廊,唤起衰翁晓梦长。


万事可怜随日出,一生常是伴人忙。


驰驱深厌交飞盖,息偃何时静炷香。

深衣跨羸骖,杳杳春山路。

入寺君未知,闲看移桂树。

沈碑含秀润,隆画出神奇。


道人那得此,老子乃耽之。

四人松下共盘桓,笔砚花壶石上安。


今日兴怀同此味,老仙留字在孱颜。

东风吹面酒楹樽,腊后一番梅柳新。


残雪作寒山向晚,横烟不动野浮春。


地留京洛豪华气,川带秦韩战伐尘。

欲护亲茔荐福殊,僧蓝营葺几年馀。


名因先帝鸿恩锡,牌得君谟大字书。


佛宇增辉良自尔,乡庐传美孰加予。

天兵南出武阳东,暂解征鞍憩梵宫。


玉像巍巍红叶捧,金容奕奕碧纱笼。


三秦繁盛如席卷,两晋风流扫地空。

日照庭除上下光,雪残乔木碧苍苍。


空无鸟雀随人语,散漫风烟驻佛香。

开门金锁碎,绕径碧檀栾。


钟呗风馀韵,房栊日暮寒。


老僧长入定,好鸟故相看。

入秋才一到,风物已凄凉。


旧筱全侵席,新梢乱出墙。


萧萧吹叶雨,稍稍坠枝霜。

三十六陂秋水来,龙蛇奔走起风雷。


老僧与置南轩地,会是凭栏心目开。

溪流婉转树蒙茏,复阁虚廊小径通。


下马解鞍一长啸,便疑身已出尘中。

晦日疑春晚,佳辰强客游。


放船无用楫,置酒不惊鸥。


牵率忘多病,登临乱百忧。

古刹名多福,初来宿上方。


蜂窠悬败壁,燕垒满空梁。


蝙蝠沸盈室,尘埃堆满床。

翻了西天偈,烧馀梵宇香。


撚眉愁俗客,支颊背残阳。


洲号惟思沃,山名祗记匡。

朝谒千秋节,攀援万岁藤。


山明松戴雪,涧涩石怀冰。


清壮髯还戟,酸癯面亦棱。

我从明光来,十里得永福。


山中何所有,离离见疏竹。


前人目琅玕,用意良不俗。

忍教仪凤箨龙孙,纵酒刘郎道与存。


应说碧桃花解语,可无桃叶代桃根。

凭高四望豆花香,风送深林夏日凉。
静坐片时消暑气,人间此地即天堂。
风日迫佳节,一川秋意昏。
临高分石磴,却立数烟村。
楚制随云物,蛮花照酒痕。
野寺孤峰上,危楼耸翠微。
卷帘沧海近,洗钵白云飞。
竹影临经案,松花点衲衣。
风尘暗西郊,野寺欣税鞅。
虚堂清气肃,偃仰百骸放。
至道本自简,欲语不可强。
久游京洛化尘衣,闻说林泉便解颐。
能使波光入轩槛,为君携酒复题诗。
平桥背郭红尘断,净宇临溪绿树深。
何日君闲同命驾,凉风吹袖听莺吟。
东西游遍两山村,栀子黄时橘满园。
唯有小轩临小涧,病僧攲枕听潺湲。
野寺孤峰上,危楼耸翠微。
卷廉沧海近,洗钵白云飞。
竹影临经案,松花点衲衣。
地势连沧海,山名号紫微。
景闲僧坐久,路僻客来稀。
峡影青相照,河流石自围。
舣棹青山下,来寻蓟子家。
人鱼皆静乐,水木亦清华。
松老欲成盖,菊寒殊未花。
丈室无馀地,生涯小有天。
推窗成旷阔,俯槛绕清涟。
载酒日边客,闻歌柳外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