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重楼杰阁倚虚空,红日苍烟正郁葱。


乡国归来浑似鹤,交朋零落不成龙。


人生真与梦何校,我辈故应情所钟。

禹庙空山里,秋风落日斜。

荒庭垂橘柚,古屋画龙蛇。

云气生虚壁,江声走白沙。

古郡巴蛮国,空山夏禹祠。


鸦归暗庭柏,巫拜荐江蓠。


草蔓青缘壁,苔痕紫满碑。

阴阴古殿注修廊,海伯川灵俨在傍。


一代衣冠埋石窆,千年风雨锁梅梁。


碧云暮合稽山暗,红芰秋开鉴水香。

恢能咨岳日,悲慕羽山秋。


父陷功仍继,君名礼不雠。


洪水襄陵后,玄圭菲食由。

镜里山林绿到天,春风只在禹祠前。


一声何处提壶鸟,猛省红尘二十年。

铁花已绣支祈胶,闪尸罔象逃鞭鞘。
文命治水河精教,玉斗熨胸星冠䫜。


梦中饮河不用瓟,庚辰亥竖供趟䞴。

万国曾朝会,群山尚郁盘。


严祠镇玄璧,故代守黄冠。


窆入云根古,梁归雨气寒。

长沙太守西曹吏,从在南都数往还。


旧日为郎俱白首,今朝称寿对青山。


万松夹道将成石,一水当阶恰抱环。

龙蛇盘禹穴,窈窕万峰连。


玉简藏何处,梅梁失几年。


双圭开日月,九鼎奠山川。

苗山风驭日翩翩,人道桐棺葬此巅。


今事独闻鸦种麦,故村不见鸟耘田。


远忧边塞清无日,更望仓箱屡有年。

客里杯觞不易逢,越王宫好莫匆匆。


春容雨打风吹后,山色朝来暮去中。


京国昔从秋序别,斋厨犹忆饭时同。

禹穴徵前史,龙门访隐书。


相携如故里,失喜问吾庐。


此日登山屐,他年下泽车。

十载江湖客,重来霜鬓侵。


事如春昼梦,山似故人心。


步屧攀崭绝,移舟出窈深。

鼓歌满湖滨,倾城出送春。


波光明画艇,山色醉游人。


禹穴灵何在,梅梁迹已陈。

大禹祠前柳色新,骈阗车马斗行春。


登临都道江山好,话到平成能几人。

大地河山绣错明,野烟孤庙枕荒城。


杜鹃饶舌知何事?


血洒东风怨未平。

万古稽山下,森森大禹祠。


幽人来暗祷,灵魄望潜知。


帝虑河频决,民忧业旋移。

竹使羞殷荐,松龛拜夏祠。


为鱼歌德后,舞羽降神时。


文卫瞻如在,精灵信有期。

暮行群过禹王宫,瑟飒松林静入风。


步竞石梯秋独健,眼收沙海月还空。


声名北上青骢客,潦倒中原白发翁。

两仪未肇判,此理已具存。


动静机一施,阴阳自此分。


两仪有定位,阴阳互为根。

九日情何极,三门望特高。


大河横日夜,砥柱析毫毛。


眺览兴亡古,登临意气豪。

淮海皆平壤,隆然片石支。


中央居混沌,明德镇阽危。


不共罗山合,还同息壤遗。

君不见蜂目英雄吞四海,血祀初期千万载。
稽山木像弃长江,逆溯波涛鬼无馁。


鸟喙辛勤十九年,平吴霸越世称贤。

越国遗民念帝功,稽山庙貌胜卑宫。


少陵莫叹丹青落,纸上丹青自不穷。

为人心切屡忘家,力量方知有等差。


莫信空山葬冠剑,且吟古屋画龙蛇。

从来大智特闲闲,手足胼胝意不艰。


千古夏王崇庙祀,浚川功用只随山。

古庙青山下,登临晓霭中。


梅梁存旧迹,金简纪神功。


九载随刊力,千年统绪崇。

夏王陵庙垂今古,野客孤怀万里开。


海上青氛迷玉帛,山空白日走风雷。


清时喜见神龟出,绝代谁怜司马才。

夏王四载告成功,别禅苗山起閟宫。
玉帛千秋新祼荐,衣冠万国旧来同。
金书瘗井封泥紫,窆石悬花映篆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