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川日夜逝,物我相随去。


惟有宿昔心,依然守故处。


忆在怀远驿,闭门秋暑中。

快上西楼,怕天放、浮云遮月。


但唤取、玉纤横管,一声吹裂。


谁做冰壶凉世界,最怜玉斧修时节。

惆怅时节晚,两情千里同。


离忧不散处,庭树正秋风。


燕影动归翼,蕙香销故丛。

紫阁峰西清渭东,野烟深处夕阳中。


风荷老叶萧条绿,水蓼残花寂寞红。


我厌宦游君失意,可怜秋思两心同。

日暮天地冷,雨霁山河清。


长风从西来,草木凝秋声。


已感岁倏忽,复伤物凋零。

娃馆松江北,稽城浙水东。


屈君为长吏,伴我作衰翁。


旌旆知非远,烟云望不通。

惆怅时节晚,两情千里同。


离忧不散处,庭树正秋风。


燕影动归翼,蕙香销故丛。

闲梦正悠悠,凉风生竹楼。


夜琴知欲雨,晓簟觉新秋。


独鸟楚山远,一蝉关树愁。

一丘常欲卧,三径苦无资。


北土非吾愿,东林怀我师。


黄金燃桂尽,壮志逐年衰。

首夏辞旧国,穷秋卧滁城。


方如昨日别,忽觉徂岁惊。


高阁收烟雾,池水晚澄清。

峰前峰后寺新秋,绝顶高窗见沃洲。


人在定中闻蟋蟀,鹤从栖处挂猕猴。


山钟夜渡空江水,汀月寒生古石楼。

天生心识富人侯,将相门中第一流。


旗纛早开擒虎帐,戈鋋初发斩鲸舟。


柳营书号海山暝,菌阁赋诗江树秋。

务简趣难陪,清吟共绿苔。


叶和秋蚁落,僧带野香来。


留客朝尝酒,忧民夜画灰。

为郎须塞诏,当路亦驱驱。


贵不因人得,清还似句无。


烧烟连野白,山药拶阶枯。

一别一公后,相思时一吁。


眼中疮校未,般若偈持无。


卷句冰团大,炉烟枥橛粗。

挂锡在荆楚,杜门无往还。


潮声到孤寺,月色遍前山。


一雁惊幽思,西风惨病颜。

十年沧海寄萍踪,迢递乡山思万重。


鸟外明河秋一叶,天涯凉月夜千峰。


心知久别魂应断,生事中年梦亦慵。

雨多残暑歇,蝉急暮风清。


谁有闲心去,江边看水行。


河遥红蓼簇,野阔白烟平。

去年泛菊醉重阳,今日谁知各异乡。


落叶石阑霜信早,败荷池屋雨声凉。


人情好恶花甘苦,世事荣枯草短长。

囊里不藏金,相随只破琴。


每因看月夜,长动故人心。


腥草关河路,秋风楚越砧。

风林秋色静,独坐上清月。


眷兹千里共,眇焉望吴越。


窈窕阳明洞,律兀芙蓉阙。

暝虫喧暮色,默思坐西林。


听雨寒更彻,开门落叶深。


昔因京邑病,并起洞庭心。

小楼独坐悲秋光,美人阻绝天一方。


丛桂花开欲同醉,其如南北成参商。


燕塞干戈朔气动,秣陵风雨江涛长。

一缄珍重寄辽东,诗卷仍将双管同。
旧砚已焚无所用,只应新句伴寒风。
此夜秦淮,桃叶渡、兰舟桂桨。
回首处、金焦两点,水天一样。
望去金波惊万里,愁来白发三千丈。
蠛蠓浮去傍高萝,千里秋空对寤歌。
霜落雁低衡岳影,月明人远洞庭波。
频年玉塞燕支老,别苑金盘白露多。
郡堞危楼夜气清,江光海色接天平。
凉秋一半无边爽,皓月十分何太明。
使者星轺行暂远,史君兵酿恨徒倾。
良夜西风动别愁。
分付金尊,一寄离忧。
画屏秋满桂香浮,月映潇湘,人在吴头。
何日乘鸾访太清,广寒宫内兔长生。
花开桂阙秋多少,玉砌人间夜二更。
得句漫劳题彩笔,开樽谁与奏瑶笙。
寇盗频年赤羽传,卜居何地问林泉。
登楼忆弟难成赋,为客逢秋殊可怜。
海阔鱼龙能避浪,风高鸿雁不同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