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虎谢鞭策,鹓鸾不司晨。


君看海上鹤,何似笼中鹑。


独用天地心,浮云乃吾身。

东南形胜,人物风流,白头见君恨晚。


便觉君家叔度,去人未远。


长怜士元骥足,道直须、别驾方展。

兄去游东閤,才堪直北扉。


莫忧持橐晚,姑记乞身归。


道义无今古,功名有是非。

久客厌江月,罢官思早归。


眼看春光老,羞见梨花飞。


剑北山居小,巴南音信稀。

要知诗客参江西,政似禅客参曹溪。


不到南华与修水,于何传法更传衣。


吾家亲党子罗子,只今四海习凿齿。

南海元戎禁从臣,却升北斗捧星辰。


回头五岭忽千里,屈指十贤添一人。


笑别广平堂下月,归看太极殿前春。

北门卧护要耆英,小试胸中十万兵。


天借金山吟落月,身兼铁瓮作长城。


何如岭上因归路,摘取梅酸去作羹。

随牒江湖四十年,寄名台阁两三番。


全家廪食皆天赐,晚岁祠官是地仙。


匹似分司转闲散,也无拜表及寒温。

匹马向何处,北游殊未还。


寒云带飞雪,日暮雁门关。


一路傍汾水,数州看晋山。

门前水流咽,城下乱山多。


非是还家路,宁知枉骑过。


风烟复欲隔,悲笑屡相和。

叔季滔滔未见刚,每闻健论意差强。


向来曾劾灯笼锦,老去聊凝画戟香。


世运横流安所止,圣朝未舍岂容藏。

戍满归来薇亦刚,策名不觉十年彊。


素无沂国三场志,曾有西山一瓣香。


晁董未能免科举,孔颜方可语行藏。

俸禄三年后,程途一月间。


舟中非客路,镜里是家山。


密雪沾行袂,离杯变别颜。

厌说青齐旧,依稀十二年。


薄游鸡肋味,多难马蹄篇。


故吏俱先达,斯文别有权。

踯躅今三辅,婆娑旧一官。


原无出谷想,不验触藩难。


下考吾能注,头衔自懒看。

佐邑三年去后思,只今无奈送行时。


不谐白雪皇荂耳,谩指清风恶木枝。


台府无心空里镜,士民有口路傍碑。

伯氏相从旧,归来意若何。


从渠笑方拙,还我自吟哦。


圣有诗书在,人多岁月过。

令尹三年政,湘民去息思。


艰难救灾歉,忧瘁见云为。


荐牍今交上,夷途去不疑。

朱弦三叹。
宝瑟凝尘满。
更奈芙蓉秋思晚。

三月闽州柳堪折,泮林上客来作别。


自言官满欲朝天,不向家山卧明月。


君家兄弟并承恩,冠盖联蝉共一门。

府僚官满动行轩,西出闽关望白门。


千里独随征骑别,一廉多付路人言。


趋朝不用逢杨意,荐剡于今有巨源。

东胶冠盖旧称贤,佐郡曾分刺史权。


官署到来应似水,礼闱今去独朝天。


家临故苑长洲树,钟度寒山半夜船。

春闱战胜得名香,锦袍白马尚书郎。


景星流辉焕霄汉,鸣凤展翼翔朝阳。


承恩出入蓬莱殿,天子殷勤寄方面。

吴门山水多奇秀,使君独继宣公后。


锦袍新绣鹭丝纹,银印低垂虎头绶。


闽城官柳拂双旗,花里行春五马迟。

吴苑梨华赤,关闽霜度时。
輶轩首京路,蹀躞嘶青骊。


郎官旧隐松江口,门前种得先生柳。

我闻昔时伸蒙子,乃在筹峰白云里。


一朝高议动金门,千载香名照青史。


君是伸蒙几叶孙,世泽流传今尚存。

欲赋莱衣未有期,且将簪弁恋明时。


三年考满孤琴在,千里宁亲一鹤随。


建水暮帆钟杳杳,楚城寒雁树离离。

天南望帝畿,迢递入铨闱。


作县三年别,趋朝几日归。


楚江帆漠漠,淮岸马騑騑。

朝衣登别席,春色满秦关。


芸阁吏谁替,海门身又还。


寻僧流水僻,见月远林闲。

古树汾阴道,悠悠东去长。


位卑仍解印,身老又还乡。


河水平秋岸,关门向夕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