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绵绵堤草拂征轮,龙虎俱辞楚水滨。


只是胜之为御史,不知梅福是仙人。


地推八米源流盛,才笑三张事业贫。

一日高名遍九州,玄珠仍向道中求。


郢中白雪惭新唱,涂上青山忆旧游。


笙磬有文终易别,珠玑无价竟难酬。

海门征棹赴龙泷,暂寄华筵倒玉缸。


箫鼓散时逢夜雨,绮罗分处下秋江。


孤帆已过滕王阁,高榻留眠谢守窗。

又携刀笔泛膺舟,蓝口风高桂楫留。


还似郢中歌一曲,夜来春雪照西楼。

佐幕临戎旌旆间,五营无事万家闲。


风吹杨柳渐拂地,日映楼台欲下山。


绮席昼开留上客,朱门半掩拟重关。

山聘天王使,来乘御史骢。


驰车看燕妇,貂扇御胡风。


俗与华人似,言从左衽通。

汉庭遣奠阏氏幕,二月阴山雪未销。


行尽黄沙春不见,哀缠碧眼魄谁招。


已将厚礼施殊俗,更录专辞入本朝。

嫉恶曾收柱后冠,淹沦今未复荣班。


青云失路初心远,白雪盈簪壮志闲。


厩马尚嘶骢奋迅,箧衣犹曝绣斓斑。

日暮穷途泪满襟,云天南望羡飞禽。


阮肠暗与孤鸿断,江水遥连别恨深。


明月既能通忆梦,青山何用隔同心。

昔年攀桂为留人,今朝攀桂送归客。


秋风桃李摇落尽,为君青青伴松柏。


谢公南楼送客还,高歌桂树凌寒山。

古人赏神骏,何如秋隼击。
独立高标望霜翮,应看天宇如咫尺。


低回拂地凌风翔,鹏雏敢下雁断行。

云水夹双刹,遥疑涌平陂。


入门见藏山,元化何由窥。


曳组探诡怪,停骢访幽奇。

大厦资多士,抡材得豫章。


清门推问望,早岁骋康庄。


作用方开物,声名久擅场。

亚岁崇佳宴,华轩照渌波。


渚芳迎气早,山翠向晴多。


推往知时训,书祥辨政和。

退居潇洒寄禅关,高挂朝簪净室间。


孤岛虽留双鹤歇,五云争放二龙闲。


轻舟共泛花边水,野屐同登竹外山。

才拙道仍孤,无何舍钓徒。


班虽沾玉笋,香不近金炉。


雨露瞻双阙,烟波隔五湖。

青衿离白社,朱绶始言归。


此去应多羡,初心尽不违。


江帆和日落,越鸟近乡飞。

圣主伫知宣室事,岂容才子滞长沙。


随珠此去方酬德,赵璧当时误指瑕。


骢马将离江浦月,绣衣却照禁中花。

去岁离家今岁归,孤帆梦向鸟前飞。


必知芦笋侵沙井,兼被藤花占石矶。


云岛采茶常失路,雪龛中酒不关扉。

非唯孤峭与世绝,吟处斯须能变通。


物外搜罗归大雅,毫端剪削有馀功。


山川正气侵灵府,雪月清辉引思风。

积水生高浪,长风自北时。


万艘俱拥棹,上客独吟诗。


路以重湖阻,心将小谢期。

造化多情状物亲,剪花铺玉万重新。


闲飘上路呈丰岁,狂舞中庭学醉春。


兴逸何妨寻剡客,唱高还肯寄巴人。

孤云迢遰恋沧洲,劝酒梨花对白头。


南陌送归车骑合,东城怨别管弦愁。


青油幕里人如玉,黄鹤楼中月并钩。

往事平津地望尊,只今车库亦无存。


疲驴破帽长安道,谁识乌衣旧子孙。

独向东亭坐,三更待月开。


萤光入竹去,水影过江来。


露滴千家静,年流一叶催。

柱史今何适,西行咏陟冈。


也知人惜别,终美雁成行。


春雨桃花静,离尊竹叶香。

锦衣骢马好还家,大别山边汉水斜。


霜简位高增意气,金章恩重有光华。


几程蛮徼云藏驿,一棹荆江月照沙。

道流为柱史,教戒下真仙。


共契中元会,初修内景篇。


游方依地僻,卜室喜墙连。

宵清月复圆,共集侍臣筵。


独寡区中学,空论树下禅。


风多秋晚竹,云尽夜深天。

蹇钝无大计,酷嗜进士名。


为文性不高,三年住西京。


相府执文柄,念其心专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