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叶如花满眼飘,巴童歌驻木兰桡。


水来峡口滩方急,船到夔州路更遥。

巫山秀色碧崔嵬,客子行舟望楚台。


行云行雨几朝暮,不见台前神女来。

百丈牵江江岸长,生愁险处是瞿塘。


猿啼三声齐堕泪,路转九回空断肠。

滟滪堆前十二滩,滩声破胆落奔湍。


巴人缓步牵江去,楚客齐歌行路难。

袅袅万竿秋影,点点二女泪痕。
试听鹧鸪声里,满川风雨黄昏。

稚子门前唱竹枝,花下佳人送和词。
只是闻声听不得,依稀犹似怨将离。

四月秧青五月齐,稻花初雨照前堤。
大家载酒商农务,莫遣西风到夏畦。

贵人高纛引褰帏,团扇交摇污满衣。
只见长松箕踞者,也无是处也无非。

东家女儿食兼珍,西壁含饴但素羹。
待各长成十五六,食贫嫁得好良人。

朝来东望火云生,一霎回头送雨声。
乍暖乍寒无住著,十二时中总世情。

欢爱莲花紫艳妆,侬爱莲花白雪光。
一夜东风吹雨急,虽同落地各衣裳。

麦叶蛏肥客可餐,楝花鲚熟子盈盘。
家家芃磨声初发,四月江村有薄寒。

园中高树鸟分窠,门外小池钱贴荷。
晓散乌鸦千点细,晚归白路一行多。

乌桕红红生稚叶,紫兰茁茁吐新苗。
龙须绿折风前笋,凤尾青添雨后蕉。

呼雏逐妇总堪怜,时雨时晴各一天。
厨割小鲜来海市,菜添新馔出江田。

雨过高田水落沟,瓦桥鱼上柳梢头。
梅子青酸盐似雪,樱桃红熟酒如油。

东村西村姑恶啼,家家麦熟黄云齐。
春蚕作茧桑园绿,睡起日斜闻竹鸡。

门前竹大笋成笆,江上潮来草没沙。
村童探緌绿杨树,野艇捞鱼紫楝花。

田小三郎唱得工,七姊妹花开欲红。
林静三更鹧鸪月,溪腥一阵鸬鹚风。

青黄梅气暖凉天,红白花开正种田。
燕子巢边泥带水,鹁鸪声里雨如烟。

越江春水绿如罗,双女祠前发棹歌。
大宅北郊横鲍守,野桥南渡接陈婆。

红衣出水荷花香。
花房多宿野鸳鸯。


风吹荷花不得语。

僻亭女儿坐可怜,今年同上采莲船。
妾心恰是荷心苦,只食么荷不食莲。

望夫石上望夫时,杜宇朝朝劝妾归。
未必望夫身化石,且向征夫屋上啼。

两朵能行白牡丹,妒花风雨忍相残。
主人不吝东风面,明日还来一倚栏。

碌碌红尘四十年,归来仍被世情牵。
昨朝闲到桐墩下,信有人间快活仙。

试遣云英唱我词,我词便是璞墩诗。
璞墩风月无边景,还是青春年少时。

莫笑风前两鬓丝,老来偏爱竹枝词。
若将年纪方彭祖,八十方才是小儿。

竹林塘西越女归,双双采莲歌夕晖。
兰舟荡桨忽分去,两岸风花高下飞。

泉声山色古今同,师去尤能继若翁。


临别自惭无可赠,一枝聊为助清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