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□上翁新授□□,□□字字费精研。


韩婴岂敢为□□,郭象安能□□□。


曾是呕心多警语,或疑枕膝有奇传。

天寿斯文嘿护持,区区二竖莫儿嬉。


炊糜足以留佳客,啖面贤于聘上医。


渴见紫芝常入梦,共游黄檗屡愆期。

健笔当年奡可排,岂知老挟病俱来。


芋梨煨熟曾分啖,榾柮烧残共画灰。


伏壁尚堪传学者,虞廷犹记和康哉。

小词落拓逼希真,未典春衣未是贫。


穷肯磷缁久幽操,老犹熏沐不赀身。


营巢燕熟飞来旧,脱裤禽痴唤著新。

诸将时时送捷书,未知西事近何如。


剑关昔有豺狼守,焦穫今无猃狁居。


全盛海棠多剪伐,久枯庙柏再扶疏。

溪上人来暮叩关,殷勤一纸报平安。


甘泉宿老求闲局,苦县仙人有废坛。


拜敕定披新紫氅,榜斋应许旧黄冠。

犹记摛毫侍玉除,溪傍□□□□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久,白首冯唐顾问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无书。

试把过江人物数,溪翁之外更谁哉。


不争百草群芳长,宁殿千花万卉开。


周庙瑟曾三叹咏,舜廊琴亦载赓来。

两翁虽老殊精悍,笔力纵横可掣鲸。


晚各为农同保社,昔偕谒帝入承明。


不嫌华发称遗老,犹冀馀年看太平。

晚慕玄真与季真,床头金尽不忧贫。


六如偈简常持念,四勿箴佳最切身。


古有德衰年亦暮,今谁齿宿意犹新。

纷纷儒墨互攻排,此事吾尝体认来。


一向嵩山面空壁,一于骊岫拨残灰。


贤如颜闵今亡矣,古有彭聃安在哉。

炮车云怒激狂澜,只作禅家露电观。


抽得元身闲处著,免他冷眼静中看。


买山深悔于城近,逃席何须待酒阑。

不觉昏眵过十旬,谒之先圣祷之神。


室生虚白稀来客,驿致空青累故人。


病尚研寻书外意,耄犹贪爱梦中身。

宿昔银鞍狨覆鞯,今骑秧马垦荒田。


学神仙者丹多坏,立事功人传少全。


谁管灵均初度日,都忘弥勒下生年。

暮年量减怯杯深,客饷村醪且浅斟。


衰惰仅存已残锦,清贫安得未挥金。


朱弦有味馀三叹,丹扆无阶献六箴。

翰林万里出峨嵋,曾受开元帝异知。


只道高爷能毁鬲,无端环子亦嗔痴。


空传飞燕当时句,难觅骑鲸以后诗。

藏山覆瓿两相痴,辛苦才供世俗嗤。


壮不如人徒自悔,老能学易未过时。


懒犹堪草归田赋,钝岂能吟对御诗。

颠米含毫野处名,略安栏槛不施扃。


原田足雨陂塘白,天海无云岛屿青。


邻叟扶犁耕斥卤,行人休树濯清泠。

趁潮生处先抛网,卧月明中不脱蓑。


晚学铜人缄不语,早知铁汉钝难磨。


嗫嚅吾欲多长庆,钩画君真逼永和。

尽卸丝鞭并席帽,全装雨笠与烟蓑。


国南秦畤坛方筑,塞北燕然石未磨。


本草书难寿炎帝,长绳系不住羲和。

不羡上公被雉衮,宁为野老著牛蓑。


素无文思加衰竭,薄有时名合折磨。


幸老舍人工润色,逢新天子建中和。

宾戏两翁迂阔甚,金章换得笠并蓑。


君从老艾传衣钵,仆似元城耐捣磨。


岁晚石交惟竹伴,古来鼎味待梅和。

经旬积潦慵扶杖,拂晓新晴喜晒蓑。


掣电光阴难把玩,浮云富贵易消磨。


蜗牛庐只依通德,虫蠹书犹在善和。

辇路曾联花底辔,钓矶共著雪中蓑。


璧瑕自是难为掩,言玷谁云不可磨。


烦锦绣肠施月斧,洗筝笛耳听云和。

珍重山翁别病翁,归鞍欲发苦留侬。


万言君视犹杯水,一镞吾难直箭锋。


缩手可怜今落莫,攀髯未报昔遭逢。

偶赋东风御柳诗,流传误柬九重知。


昔曾苑内借全树,今向林间巢一枝。


已买十牛耕笠泽,难陪八骏宴瑶池。

视草呼来犹殿上,采薇归去忽山阿。


重笺饮渭观濠义,曾和横汾过沛歌。


乞岛一联余思涩,方丕十倍子才多。

珠玉嫌轻炫,深藏意自佳。


不归胡贾手,却入褐夫怀。


宽博宁儒戏,从容与道偕。

松柏无姿媚,平时未易看。


要知渠特操,直待岁隆寒。


塞草枯先白,江枫冷变丹。

植物惟松柏,苍苍贯四时。


岁虽寒不改,人到老方知。


风籁龙吟冷,冰枝鹤立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