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荷沼未空,枫叶渐丹,略有林泉美。
喜朝来、一客款荆扉。


似东山、翛然高致。

萧瑟西风,吹鬓影、登临万里秋。
接天波宕,绕城山拥,形势无俦。
蜀关行极险,记佩萸、同此清游。

眼缬迷烟,唇朱缀蜡,依稀光透帘幕。
乍疑锦羽衔来,未许绀纱障却。
娇春稚蕊,有归院、金莲人约。

帖剪宜春,诗吟饯腊,重阴偏滞檐角。
篆烟企鸭仍含,艳情翠禽未觉。
韶华唤醒,似梦里、东君曾约。

斜日山衔,高岸路阻,愁看涨潦千顷。
暮色冥迷,修途困顿,争得羸骖再整。
弹指青莲,乍现出、招提幽境。

秋容应节,渐肃景入窗扉。
碧洞连翠微。
商律回岩桂。

丽景早春时。
正花漏初迟。
东君出震,太和应物,恍惚中立丹基。

夫人寓形天地,其生也若蜉蝣之在世,如白驹之过隙,犹且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闻。
上起帝王,下穷匹庶,近则朝廷之士,远则山林之客,谅其于功也名也,莫不汲汲焉,孜孜焉。
夫如是者何哉?皆以图不朽之事也。

自古帝王编述文籍,《外篇》言之备矣。
古往今来,质文递变,诸史之作,不恒厥体。
榷而为论,其流有六:一曰《尚书》家,二曰《春秋》家,三曰《左传》家,四曰《国语》家,五曰《史记》家,六曰《汉书》家。

有顶须弥寄一尘,山河全现法王身。


众生与我俱无别,师亦难为第二人。

山河大地一无穷,总在维摩丈室中。


向火一杯茶似雪,莫嫌居士没家风。

马驹元似出西江,吾姓音声亦似庞。


空乏本来无一物,珍奇新得璧双双。

如梦如泡如露身,簿书埋没老埃尘。


上人因把诗装点,可学寒梅卖弄人。

亲策贤良第一番,吾家羽翼蔚高骞。


当时弃禄嫌民掾,此日登科胜状元。


四海望风期将相,双亲闻榜庆儿孙。

过阁程文推首出,临轩亲策复先鸣。


大科江左未尝有,此事吾家真最荣。


独步以才高宇宙,横飞不日到蓬瀛。

决起南溟近北辰,风雷含蓄待经纶。


殿前欲奏三千字,阁下先为第一人。


擢等定如唐处厚,封侯终似汉平津。

梦老秋塘,年随逝水,几番负了芳约。
天云高寄幽魂,露风乍摧残萼。
飘零如许,抵多少、月砧霜角。

天上飘香云外过,青冥风露挹仙柯。


文章自有流芳理,不用长安郭橐驼。

世传佳木姓名偕,召伯甘棠王氏槐。

记取汪坟苍桂树,文科应兆不相乖。

松楸深拥若堂封,仙树婆娑八月风。


奕叶儿孙高处折,人间别有广寒宫。

苍狗白衣多变幻,土屋深沉藏不散。


神龙有时飞汗漫,犹可相从雨霄汉。

青绮门边有穴居,窈无窗户与阶除。


暂时收住为霖气,不逐狂风谩卷舒。

螺碧遥峰,鹅黄新水,大堤烟草初暖。
紫骝斜袅,金鞭十里,笑花风浅。
琼清粉淡。

绿酒新醅,黄柑旧俎,看春不到尘土。
镜涯关了闭门,黛色暗愁琐户。
榆关柳塞,料不是、东风行处。

堂开望去客。
旧笛凄凉抛未得。
清昼不堪梦役。

飞雪江梅,妆榭尚懒,花风似惜年小。
画烛通春,行云载梦,心逐孤鸿缥缈。
归草烟光,淡淡向、蒙鸥微照。

离忧不客极。
欲涤愁肠思怎得。
吟损两肩耸力。

暖玉埋香,嫣红堕粉,返魂漫借风力。
早知阆苑前身,莫信仙山咫尺。
蓝桥久断,又何事、银河重隔。

蛛巢爱网织。
罥树悬风露珠滴。
欲问经行踪迹。

寥廓澄清。
人正在、瑶台第一层。
瑞霭深处,蕊宫掩映,金碧觚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