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冥亦自守,软弱强扶持。


味苦夏虫避,丛卑春鸟疑。


轩墀曾不重,剪伐欲无辞。

危桥属幽径,缭绕穿疏林。


迸箨分苦节,轻筠抱虚心。


俯瞰涓涓流,仰聆萧萧吟。

松滋县西竹林寺,苦竹林中甘井泉。


巴人漫说虾蟆培,试裹春芽来就煎。

新收千百秋莲菂,剥尽红衣捣玉霜。


不假参同成气味,跳珠碗里绿荷香。

天将金阙真黄色,借与洞庭霜后橙。

松滋解作逡巡曲,压倒江南好事僧。

匹马风尘色,千峰旦暮时。


遥看落日尽,独向远山迟。


故驿花临道,荒村竹映篱。

隼旟歌呼引红妆,花帽追随入醉乡。


今日再来如断梦,主人依旧进黄粱。

竹映丹枫转短篱,有花开处尽空枝。


春风想见如铺锦,惆怅来游不是时。

已凉时节未霜前,十里平湖共酒船。


岩岫涌寒清澈水,芰荷翻浪绿连天。


百年过眼真聊尔,一笑投怀岂适然。

三十年前此路行,来车去马唱歌声。


旗亭沽酒家家好,驿舍开花处处明。


白羽宵驰四川道,青楼春接九江城。

合沓岩嶂深,朦胧烟雾晓。


荒阡下樵客,野猿惊山鸟。


开门听潺湲,入径寻窈窕。

绝岭横鸟道,江湖从此分。


沉吟洞庭野,怅望具区云。


去住本非我,别离空念群。

今日江湖境,双眸岭上明。


山光随地好,秋气逼人清。


陇水初分处,云鸿欲别情。

田随山曲折,处处水泉飞。


车响知溪急,畲高识土肥。


禾垂将吐穗,莲落尚留衣。

苦竹山高昼景迟,木阴葱茜动南飔。


草间鸣雉忽飞起,傲兀篮舆度岭时。

一径封苔知雨足,贰车行县昔时迁。


对花啜茗思春日,拂拭新诗益怅然。

隔夜西风为办严,扫除氛曀出晴天。


正逢翠幄张青绮,应念朱唇拂紫绵。

翠袖朱唇一笑开,依风无力竞相隈。


阳城岂是僧家物,端恐齐奴步障来。

江上何人吹笛声,水云风树两凄清。
几时载取禾川酒,苦竹潭心看月明。
已尽崎岖径,投南渐不毛。
雨侵人面黑,山映虎声高。
随身惟笠钵,过眼尽蓬蒿。
篮舆轧轧路高低,苦竹村南古岘西。
草舍爨茆留客饭,麦田焚棘断人蹊。
花梢春意关禽语,石磴霜痕印虎蹄。
数声呼我竹溪鹴,烟雨苍茫苦竹冈。
半径暮山浮翠滑,一渠春水落红香。
无人羞乞墦间肉,有酒空浇地下郎。
年华又转甲辰春,天地宁甘是旧人。
草木有情迎淑气,江山无约遇嘉宾。
一帆风月资行舫,万里桃源喜问津。
两寺藏山曲,登临恨阻修。
平时极目处,今日探春游。
苦竹经霜老,甘泉带雪流。
夕阳残影没,衰眼翳长空。
树暗惊人语,溪寒避虎风。
戒心齐击柝,野火乱烧丛。
浮云涨天黑,锻此百鍊兵。
匣卧韬白月,手挥沸奔星。
风尘剑三尺,削尽多垒平。
船头触处浪花生,船尾随人山影行。
一水到家能几许,顺流东下片时程。
碧草送春晚,绿阴迎夏凉。
轻风摇细麦,浅水出新秧。
岁月催人老,田园引兴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