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双眉卷铁丝,两翅晕金碧。


初来花争妍,忽去鬼无迹。

腥涎不满壳,聊足以自濡。


升高不知回,竟作黏壁枯。

跂跂有足蛇,脉脉无角龙。


为虎君勿笑,食尽虿尾虫。

两角徒自长,空飞不服箱。


为牛竟何事,利吻穴枯桑。

洪钟起暗室,飘瓦落空庭。


谁言转丸手,能作殷床声。

睅目知谁瞋,皤腹空自胀。


慎勿困蜈蚣,饥蛇不汝放。

蜕形浊污中,羽翼便翾好。


秋来间何阔,已抱寒茎槁。

月丛号耿耿,露叶泣漙漙。


夜长不自暖,那忧公子寒。

黄蜂作歌紫蝶舞,蜻蜓蚱蜢如风雨。


先生昼眠纸帐温,无那此辈喧梦魂。


眼中了了华胥国,蜂催蝶唤到不得。

风生蚱蜢怒须头,纨扇团圆璧月流。


三蝶商量探花去,不知若个是庄周。

生怕炎天老又逢,草虫扇子献奇功。


还将多稼亭前月,卷尽西湖柳上风。


蚱蜢翅轻涂翡翠,蜻蜓腰细滴猩红。

笔端春草已如生,点缀虫沙更未停。


浅著鹅黄作蝴蝶,深将猩血染蜻蜓。

常州草虫天下奇,女郎新样不缘师。


未应好手传轮扁,便恐前身是郭熙。

天下几人画草虫,吴兴公子痴孙隆。
冰缣雪练鸣趯趯,丹屏绣几飞薨薨。


渔父蜻蜓爱钓缕,美人蟋蟀嫌雕笼。

莫嫌络纬股鸣悲,解向寒窗促晓机。


海眼多花无藉在,颠狂只待学于飞。

为爱江头红蓼花,秋来独作草虫家。


寻香粉蝶应随梦,采蜜黄蜂不趁衙。


络纬语残凉露滴,蜻蜓立困晚风斜。

世传毗陵画,妙绝僧居宁。


不为权贵逼,所与乃忘形。


英机三尺素,落笔酒未醒。

古人画虎鹄,尚类狗与鹜。


今看画羽虫,形意两俱足。


行者势若去,飞者翻若逐。

宣和遗墨画难工,唯有王孙笔意同。


莫问吴宫与梁苑,一般草露覆秋虫。

双睛碧珠莹,四翅青罗薄。


但知逐飞蚊,不复顾黄雀。

露下草根冷,戛然长悲鸣。


谁知两股间,能作无穷声。

戚戚鸣岁暮,不知有春秋。


肯信鲲与鹏,同作逍遥游。

飘飘绿衣郎,怒臂欲当辙。


君王求勇士,嘉尔能仗节。

粉翅摇春晖,翩翾自来往。


勿贪花草香,触此饥蛛网。

杪忽腰如壶,联绵窠若屋。


毋轻怀袖间,防此虿尾毒。

情态真可憎,画成因误墨。


薨薨乱鸡鸣,惨惨变白黑。

所志惟一饱,聚声如雷车。


秋来腹长饥,扑扑喙作花。

昨夜南山雷雨霁,蛰室初开百虫起。


草夭菜秀蒲柳长,生意森然随气使。


阴阳变态足纤巧,分得馀妍归画史。

吾宗白团扇,画作草虫样。
天时变炎凉,弃置几惆怅。


网虫苍苍颜色晦,画工笔法依然在。

周南草虫但书兴,尔雅虫鱼浪多证。


岂如纨扇裂冰霜,画出肖翘皆绝胜。


蝇谗蝶轻螗螂狷,同类殊名悉相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