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岩四月野棠开,无数清阴覆绿苔。


意到不嫌山近郭,春归聊与客登台。


芳坟谁识真娘墓,水品曾遭陆羽来。

短簿祠前树郁磻,生公台下石巉颜。


千年精气池中剑,一壑风烟寺里山。


井冽羽前茶可试,草荒支涧鹤空还。

老去渊明益羡闲,兴来高阁漫跻攀。


半檐爽气尊前雨,百里平林掌上山。


天际轻阴寒未散,日斜飞鸟倦知还。

嚣尘楚城外,一寺枕通波。


松色入门远,冈形连院多。


花时长到处,别路半经过。

云树拥崔嵬,深行异俗埃。


寺门山外入,石壁地中开。


仰砌池光动,登楼海气来。

轻棹驻回流,门登西虎丘。


雾青山月晓,云白海天秋。


倚殿松株涩,欹庭石片幽。

生事飘然付一舟,吴山萧寺且淹留。


白云已有终身约,醁酒聊驱万古愁。


峡束苍渊深贮月,岩排红树巧装秋。

四面吴山争窈窕,浓绿罨归舟。
寺外人家桥上楼。
春水尽情流。

突兀僧房倚翠微,金精幻虎霸图非。


琼田万顷山如涌,铁壁千寻泉自飞。


堂在经声通老石,楼开塔影落秋衣。

一片千人石,莹晶若有神。


剑光销不尽,留与醉花人。

乐天曾守郡,酷爱虎丘山。

一年十二度,五马来松关。

我今方吏隐,心在云水间。

寺墙围著碧孱颜,曾是当年海涌山。


尽抱好峰藏院里,不教幽景落人间。


剑池草色经冬在,石座苔花自古斑。

色相终坏灭,佳人能久妍。


断碑山寺里,小冢竹林边。


兰叶春风带,苔花莫雨钿。

神仙不可羁,乘螭蹑云汉。


岂将避嬴刘,荒山事穷窜。


何年东观海,一至此峰玩。

出城十里许,有此一山门。


丘在虎无迹,池清剑有痕。


孤松冠岩顶,万竹绕云根。

少年同学共青毡,一剑孤飞何处天。


别后相思应与共,向来心事尚难传。


树连古道冬催雪,水泛寒灯夜泊船。

虎丘春茗妙烘蒸,七碗何愁不上升。


青箬旧封题谷雨,紫砂新罐买宜兴。


却从梅月横三弄,细搅松风灺一灯。

辘轳高倚壁嶙峋,剑水泪沉草树蓁。


虎气必腾千尺上,蛾眉曾照两湾颦。


不胜清拍中秋夜,尽委黄金数叶春。

踯躅经墟复历丘,昼时不走夜时游。


泥涂我有多岐叹,江海谁闲野渡舟。


着力自家须杖舄,发明何许借膏油。

世谛纷纷扰扰间,松巢来诘老僧闲。


爱山已结峰头屋,借画仍看屋里山。


池影心空和月见,岩扉客去倩云关。

独信微吟人不知,山花满地悔来迟。


久支绿树阴中杖,仰辨丹崖缺处诗。


日有闲缘游始胜,老无健步出非宜。

夕阳系缆有馀辉,入寺登登曲径微。


孤塔白云平鸟背,疏林黄叶映僧衣。


临池吊剑寒泉在,扪石寻题古刻稀。

夜扣僧房觅涧腴,山童道我吝村沽。


未传卢氏煎茶法,先执苏公调水符。


石鼎沸风怜碧绉,磁瓯盛月看金铺。

诗折病中身,苦吟终损神。


青山见在世,白发过头人。


花落三泉雨,云荒万顷春。

每逢孤屿一倚楫,便欲狂歌同采薇。


任是烟萝中待月,不妨欹枕扣舷归。

荒柳卧波浑似困,宿云遮坞未全痴。


云情柳意萧萧会,若问诸馀总不知。

树号相思枝拂地,鸟语提壶声满溪。


云涯一里千万曲,直是渔翁行也迷。

西出吴门步屧轻,浮屠唤客入山行。


石从试剑何年裂,池自通泉尽日平。


烟径远传僧磬响,云龛深锁佛灯明。

万里冰轮满,千丈玉盘浮。
广寒宫殿,西望湖海冷光流。
扫尽长空纤翳,散乱疏林清影,风露迫人愁。

成道自衰周,避世穷炎汉。


荆杞虽云梗,烟霞尚容窜。


兹岑信灵异,吾怀惬流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