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镜湖春水影溶溶。
一棹小桥通。
稽山回映处,石径碧玲珑。

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?

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

贱日岂殊众,贵来方悟稀。

邀人傅脂粉,不自着罗衣。

苎萝妖艳世难偕。
善媚悦君怀。
后庭恃宠,尽使绝嫌猜。

自从回步百花桥。
便独处清宵。
凤衾鸳枕,何事等闲抛。

柳街灯市好花多。
尽让美琼娥。
万娇千媚,的的在层波。

洛花移种到松江,国色天香内样妆。


老里懒边无好思,为渠觅句却穷忙。

朱墨勾添眼底尘,今年春尽不知春。


鞓红魏紫能相访,西子崇宁更可人。

美人出南国,名字号西施。


鸾舞隔烟雾,鱼惊沉网丝。


轻盈羞燕尾,窈窕妒蛾眉。

夹城春晚,待重寻、遗迹访娇娃。
踏遍寻常巷陌,邂逅女郎花。
不改昭容双袖,只生憎、蜂蝶掩篱笆。

家国兴亡自有时,吴人何苦怨西施。


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。

溅溅溪流散,苒苒石发开。


一朝辞浣沙,去上姑苏台。


歌舞学未稳,越兵俄已来。

西施旧石在,苔藓日于滋。


几处沾妆污,何年灭履綦?


岸花羞慢脸,波月敩颦眉。


君将花月好,来比浣纱时。

婀娜针神女,春昼绣西家。
闻道若耶溪上,渌水漾明沙。
为忆吴宫情事,蓦地养娘来至,羞脸晕朝霞。

五湖一舸载谁摇,尽道西施伴蠡逃。


老案一翻千古后,成都太史是皋陶。

吴王宫中半吴女,选入吴宫歌白苎。
姑苏台上看西施,羞得红妆不歌舞。


青丝笼髻云剪衣,玉垂双乳肤凝脂。

宰嚭亡吴国,西施陷恶名。


浣纱春水急,似有不平声。

秋软一畦,露融双脸,梦里非花非雾。
化身重九作宫妆,苎萝村淡红香堍。
娇魂倦舞。

越国无双艳,吴宫未始知。


谁言勾践黠,不自爱西施。

长记还家屡击鲜,南来归兴日飘然。


不缘樽俎逢西子,始泛江湖范蠡船。

博物延陵有令孙,不因官冷作儒酸。


珍庖自有西施舌,风味堪陪北海尊。

吴王无处可招魂,惟有西施舌尚存。


曾共君王醉长夜,至今犹得奉芳尊。

憔悴两娥颦,春山锁恨深。


东邻正尝胆,西子谩扪心。

高花岩外晓相鲜,幽鸟雨中啼不歇。


红云飞过大江西,从此人间怨风月。

掩映银盘白玉壶,质如鸡卵味如酥。


若将西子胸前较,未必鸱夷泛五湖。

花信欲开还住。
春信欲归难驻。
五更风雨忽来时。

绿酒对芳辰,红妆倚绣茵。


可怜花月夜,再见苎罗人。


大小双垂手,轻盈百媚身。

讨春同过赤阑桥。
便约会良宵。
暗抬娇眼,故故向人抛。

会稽山上树空枝。
任国势倾危。
卧薪尝胆,堪笑总虚词。

邀出苎罗山,送上姑苏台。


果迷吴主意,都忘越兵来。

西风吹破胭脂萼,馆娃佳人醉颜渥。


苏台麋鹿浑不知,自有陶翁供笑谑。


莫信陶翁贫且清,花前时复赋闲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