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日驻微暑,松风生早秋。


闲寻来处路,独倚静中楼。


老景驱双毂,乡心挽万牛。

黄岩秋色雨频频。
楼上着闲身。
凉意逼羊裙。

留情深处驻横波,敛翠凝红一曲歌。


明月下楼人未散,共愁三径是天河。

连山尽塞水萦回,山上戍门临水开。


珠帘直下一百丈,日暖游鳞自相向。


昔人爱险闭层城,今人复爱闲江清。

城西楼上月,复是雪晴时。


寒夜共来望,思乡独下迟。


幽光落水堑,净色在霜枝。

大雪初晴日半曛,高楼何惜上仍频。


数峰崷崒剑铓立,一水萦纡冰缕新。


昆岭移归都是玉,天河落后尽成银。

六月晨亦热,卑居多烦昏。


五马游西城,几杖随朱轮。


西楼临方塘,嘉木当华轩。

经岁侍佳节,无如阴霭何。


果然时雨足,安用月华多。


未免银缸进,空闻玉漏过。

炎氛随日入,岑寂坐遥帷。


倦鹜昏投浦,惊蝉夜去枝。


桂华兼月破,槎影带星移。

红靴玉带葳蕤。
翠绡衣。
并辔垂鞭妆影、照清溪。

楼前流水悠悠。
驻行舟。
满目寒云衰草、使人愁。

老去情钟不自持。
篸花酌酒送春归。
玉貌冰姿人窈窕。

秋风怨别情,江守上西城。


竹署寒流浅,琴窗宿雨晴。


治书招远意,知共楚狂行。

树枝画月千条弦,十五不圆十六圆。


挂向酒楼檐外边,南市好灯值底钱。


大中桥上游人坐,不饮空教今夜过。

向晚登高楼,帘闲楼上头。


白烟凝野水,望断使人愁。

杨柳飘飘春思长,绿桥流水绕宫墙。


碧云望断空回首,一半阑干无夕阳。

八月八日溪上别,溪上彩旗红猎猎。
离情已逐渡江云,边草连天剪秋色。


玉骢金虎诸大夫,欲别不别留斯须。

楼上华筵日日开,眼前人事祗堪哀。
征车自入红尘去,远水长穿绿树来。
云雨暗更歌舞伴,山川不尽别离杯。
海上秋添寂寞情,万家烟树暝重城。
萧萧细雨遥天暮,独向空楼闻笛声。
猎猎西风满角巾,登临秋思与云平。
山围四野高低碧,江绕东城今古清。
莫恨寒花未堪摘,且忻樽酒得同倾。
冉冉五云深,山西日光薄。
登楼集群贤,纵目天宇廓。
落木悲徂年,寒光照杯酌。
清碧金英玉露漙,姮娥深夜不禁寒。
桂花香里人敲句,倚遍高楼十二阑。
西楼独上不能回,绕郭新花正盛开。
谁信不曾骑马出,春光自到眼前来。
微霜欲堕木叶脱,积潦已收天宇清。
皎皎日华映林莽,潇潇风色闭柴荆。
正怜戎马秋防塞,何处悲笳暮绕城。
清风卷氛翳,广野露秋毫。
木落山觉瘦,雨晴天似高。
开窗置樽酒,看月涌江涛。
红愁绿怨谁家。
夕阳斜。
青草池塘阁阁数声蛙。
都邑西楼芳树间,逶迤霁色绕江山。
山月夜从公署出,江云晚对讼庭还。
谁知春色朝朝好,二月飞花满江草。
茂德为邦久,丰貂旧相尊。
发生传雨露,均养助乾坤。
晓肆登楼目,春销恋阙魂。
风力峭,雁声寒。
象管鸾笺整日闲。
独倚危楼凝望处,淡烟疏雨暗遥川。
城上西楼倚暮天,楼中归望正凄然。
近郭乱山横古渡,野庄乔木带新烟。
北风吹雁声能苦,远客辞家月再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