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里乘云去复来,只身东海挟春雷。


忍看图画移颜色,肯使江山付劫灰?


浊酒不销忧国泪,救时应仗出群才。


拼将十万头颅血,须把乾坤力挽回。

曲江春老赋停云,病浅临风一送君。


暂有公荣宜对酒,那堪孙楚即离群。


高餐露菊逢秋尽,细语霜钟入夜分。

深避寒威一室幽,春阳虽好见应愁。


如何第一东风眷,却似芙蓉泣素秋。

泰山鸡鸣始见日,罗浮夜半踆乌出。


南溟自是阳明谷,十日所浴光洋溢。


三足欲栖上下枝,天鸡惊起黑如漆。

春明旧迹惜暌离,暂谒官墀梦亦疑。


野客衣冠惭胜会,邻家仆马识朝期。


千牛露刃浑挥霍,五凤晨光欲动移。

京华去住漫难期,旅食重看岁暮时。


雪后报朝趋阙远,城中借马出门迟。


宫楼曙动庭燎合,禁苑春回御柳知。

人间昼短苦夜长,三竿日出方下床。
此间昼长嫌夜短,半夜鸡声昏晓判。


问君长短胡不齐,却缘见地分高低。

二时天气异寒温,百里人烟隔晓昏。


涧底转雷车错毂,林端见日叶归根。


兰侵蔓草香偏满,藤冒高柯子并繁。

坡老嘐嘐说瑞光,谩夸北斗共光芒。


道人自有神光在,夜夜明珠海底藏。

大节登高大科顶,大家兄弟大家亲。


三杯宙宇醄然后,不记异乡何处人。

常欲休休未得休,直须见道与天游。


道中实体无休处,何必憧憧起念头。

九年面壁须忘壁,到了忘时又著忘。


忘与不忘真体见,山风吹动薜萝裳。

乐山乐水亦人情,仁智元来一体成。


不用游人更分别,诸天踏遍又蓬瀛。

石泉乍见已涓涓,到此凭栏望虎门。


人世但闻川上叹,谁从大海问真源。

见日亭前有所思,祝融看日五更时。


一泓本体凉如水,五色祥云拥护之。

南极星遥海气阴,有人高卧在云林。


青山合是藏收地,白发难销壮志心。


鸿雁春还无一字,鱼龙秋老几孤吟。

秋热馀威不可论,渡江先已畏晨暾。


天心也似怜行客,十里云阴直到门。

虎鼻峰前赤面塘,数家鸡犬旧山庄。


荒村乱后耕人少,秋水满田蒲稗长。

八月棠梨露叶红,荒陂古水湛青铜。


秋风依旧岩前路,高下寒山落日中。

紫气苍茫起,遥瞻若木东。


红轮夜半出,摇动金银宫。

北阙书未上,君曾老是乡。


白云连古洞,秋树闭瑶房。


南岭人何处,西州泪数行。

碧玉波间品字红,转头三十四薰风。


天机云锦人看汝,汲水薶盆我已翁。


日畔早霞争借彩,月中香雾已浮空。

云开日出四山明,忆在金陵梦尔生。


俯仰卅年谈往事,扶摇今日看初程。


儿童亦解登科好,老我宁为别绪萦。

罗浮山与天门通,若木之西扶桑东。
赤轮飙驾出海上,须臾普照大地红。
照见楼台如蜃起,咸池浴罢趋蒙汜。
秋气萧森草木疏,忆君重过水云居。
休将玄鬓歌弹铗,长向青藜问校书。
世态江河忘百折,茅斋风日惜三馀。
飘飘文藻擅名流,倚剑胸藏五岳秋。
万里江涛青雀舫,九衢风雪黑貂裘。
临池洗砚奎光动,草奏惊人国史收。
曦龙浴海上扶桑,云表辉芒烛万方。
史观缤纷书瑞色,禁城奕烨锁祥光。
从知绣线添红影,独喜丹心向太阳。
朔风吹雨来溟溟,岂为元宵须送灯。
百草定知寒不茁,三辰愁向暗中行。
梳头暖阁还呼炭,烧叶茶炉尚带冰。
寒光一片上芙蓉,万壑含秋独倚筇。
风静渔歌来极浦,云深鸡唱隔高峰。
凭虚始觉天难问,绝顶方知道未从。
淩晨思骋望,绝巘陟秋空。
旭日出沧海,高台来远风。
楚天归雁早,岭水趁帆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