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巴西西北楼,堪望亦堪愁。
山乱江回远,川清树欲秋。
晴明中雪岭,烟霭下渔舟。
谢朓题诗处,危楼压郡城。
雨馀江水碧,云断雪山明。
锦绣来仙境,风光入帝京。
雉堞临朱槛,登兹便散愁。
蝉声怨炎夏,山色报新秋。
江转穿云树,心闲随叶舟。
云架重楼出郡城,虹梁雅韵仲宣情。
越王空置千年迹,丞相兼扬万古名。
过鸟时时冲客会,闲风往往弄江声。
危楼送远目,信美奈乡情。
转岸孤舟疾,衔山落照明。
萧条看草色,惆怅认江声。
志乖多感物,临眺更增愁。
暑候虽云夏,江声已似秋。
雪遥难辨木,村近好维舟。
珍重巴西守,殷勤寄远情。
剑峰当户碧,诗韵满楼清。
日照涪川阔,烟笼雪峤明。
飞盖回兰坂,宸襟伫柏梁。
别馆分泾渭,归路指衡漳。
关山通曙色,林籞遍春光。
长听巴西事,看图胜所闻。
江楼明返照,雪岭乱晴云。
景象诗情在,幽奇笔迹分。
早年登此楼,退想不胜愁。
地远二千里,时将四十秋。
邅迍多失路,华皓任虚舟。
盛藩资右戚,连萼重皇情。
离襟怆睢苑,分途指邺城。
丽日开芳甸,佳气积神京。
越井岗头松柏老,越王台上生秋草。
古木多年无子孙,牛羊践踏成官道。
三蜀澄清郡政闲,登楼携酌日跻攀。
顿觉胸怀无俗事,回看掌握是人寰。
滩声曲折涪州水,云影低衔富乐山。
剑外书来日,惊忙自折封。
丹青得山水,强健慰心胸。
事少胜诸郡,江回见几重。
朱轩迥压碧烟州,昔岁贤王是胜游。
山簇剑峰朝阙远,水如巴字绕城流。
人间物象分千里,天上笙歌醉五侯。
隔政代君侯,多惭迹令猷。
山光来户牖,江鸟满汀洲。
雅韵徵朝客,清词写郡楼。
高情推谢守,善政属绵州。
未落紫泥诏,闲登白雪楼。
晴江如送日,寒岭镇迎秋。
图画越王楼,开缄慰别愁。
山光涵雪冷,水色带江秋。
云岛孤征雁,烟帆一叶舟。
左绵江上楼,五马此销愁。
暑退千山雪,风来万木秋。
邅回犹刺郡,系滞似维舟。
百粤风尘迥,登临野色分。
牛羊散平陆,狐兔穴荒坟。
旧垒寒鸦集,残碑动火焚。
黄屋何年易故宫,荒台登眺起悲风。
函关鹿走秦封割,沛水龙兴汉使通。
城市万家烟树合,江山千载霸图空。
霸业今何在,行成计亦深。
秋风吹海水,寒日下山阴。
野燎余荒草,孤城带远林。
越秀山前百尺台,尉佗从此辟蒿莱。
开疆却藉任嚣力,归汉还凭陆贾才。
雁翅城连青嶂合,虎头门涌碧波回。
谷口鸣钟午,招寻兴倍殷。
径荒馀竹色,碑暗落苔纹。
花隐龙池树,人归鸟道云。
双溪据上游,走马埒山小。
远道从天来,长堤出云表。
越王今何在,刘鋹迹已杳。
北望中原开口笑,蛮夷大长无人要。
黄屋左纛升台行,聊以自娱称帝号。
称尊却在无人处,俊杰要能识时务。
异人初起天目峰,金戈百战挥群龙。
罗平妖鸟一朝尽,峨峨王业钱塘宫。
纥干山头冻雀死,砀山小民作天子。
凤凰山前万松岭,碧波云鹤空遗亭。
表忠观但存二石,金涂塔况余千龄。
深宫五夜范金土,西域如来留影形。
岧峣宫殿暮云开,指点东南出霸才。
逐鹿天归炎汉去,钓龙人自大江回。
千年庙食仍王后,终古英雄起草莱。
西风吹短鬓,独上越王台。
割据今已矣,英雄安在哉。
笳声边宇急,帆影海门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