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


吴蜀风流自古同,归去应须早。



还与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

忆昨西湖弄烟月,玉面少年搔绀发。


六月正午断人行,坐上无风不觉热。


长安尘沙五月尾,汗透纤絺甚悬水。

乃翁风节老弥坚,嗣子清修学有传。


为爱诗书贤事业,肯羞葛练拙包缠。


经年上国劳归梦,一棹寒流放去船。

归棹萧然入虎林,论兵十载怆知音!


千金散尽仍弹铗,四海交空且碎琴。


户牖阴谋天地忌,夷门奇计古今深。

王郎会我丹阳郭,归兴钱塘不可留。


北固雪晴山出画,西湖春动水明楼。


草生湘浦行人远,日落吴山故国愁。

终年不出户,出户即相违。


疾病欣在告,田园应暂归。


天寒孤舟发,岁莫行人稀。

片帆飞去拂云霞,月满中秋应到家。


人在长安望南国,隔江春信寄梅花。

白云千里故园心,海上青山辨武林。


燕雁度江天渺渺,吴枫接岸日阴阴。

朝浮扬子潮声远,夜泊芦花月影孤。


应念倚门今白发,长风吹梦到西湖。

司马旌旗下九重,三江秋色上芙蓉。


故乡南去四千里,云外遥看天柱峰。

扁舟绝惊涛,芒履陟修岭。


跻攀虽小劳,窈窕岂人境。


巨石开双关,有道细如绠。

黑头时与王孙别,春草又青天一涯。


贫甚冯驩犹有铗,归来丁令已无家。


葑田湖窄残舟少,墓道山荒剩屋斜。

客怀当暮冬,去矣不从容。


草屩千峰雪,柴门九里松。


贫惟安豹隐,老任笑龙钟。

君去问桑梓,欢逢兵气销。


月从天竺寺,秋入海门潮。


酒舫歌迎客,渔家醉答樵。

嗟君苦行役,繄我苦端居。


端居何所苦,身若拘橛株。


行役何所苦,茫茫将焉如。

鉴湖五月风露凉,玉人簸弄明月光。


陆离文采底相似,芙容下映双鸳鸯。


咫尺题诗掖垣去,彩笔香凝紫薇露。

亲老当迎养,江帆去路赊。
故乡翻是客,上国久移家。
慈竹添新笋,春萱著晚花。
宦成有子继书香,恩许辞荣赴草堂。
直道一生无愧怍,斯文千载有辉光。
秋江白鸟迎书舫,晚径黄花伴酒觞。
嗣宗诸侄仲容贤,客路飘零雪满颠。
曾为颂椒留子美,却思戏蜡爱僧虔。
十年江海三杯酒,百里溪山一钓船。
一别于今又五年,关河风雨梦相牵。
羡君老有惊人术,愧我贫无使鬼钱。
淮雁南来斜作字,楚江东下直如弦。
我留君勿思,君归我当忆。
十年胶在漆,一旦各异域。
吴江激微波,震泽起暝色。
昔我适吴会,日夕承欢颜。
高堂乐起舞,彩服何斑斓。
东海汹波涛,西湖翠烟鬟。
游云苍鳞穹,阊阖不可叫。
徒令虎豹关,日月近辉耀。
蒙蒙八表尘,隐隐万汇窍。
旸谷上寒日,影射扶桑枝。
瞬息及中天,流光迅难持。
人生百年内,昂昂何所施。
翰林子元子,武库森戈矛。
英声迈千古,逸韵横九州。
与君契金兰,投分何绸缪。
离离天星高,皓皓云月光。
候雁过楚泽,蟋蟀鸣中堂。
天时谅难测,徒然多感伤。
风雨妒芳华,稂莠深嘉谷。
天地岂不仁,盛德禀命独。
明廷萃群英,四门延穆穆。
词林富声华,几人得精悍。
悠悠三百年,篇翰孰承缵。
夫君清庙器,祼荐盛圭瓒。
春秋严笔削,凛若执玄钺。
君独抱遗经,结发饱剞劂。
明剖是非心,微探义理窟。
北门古深严,论思寄筹度。
自非鸿才士,训诰何由作。
夫君出巴蜀,文采动京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