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才大无不备,出入为时须。


雄藩精理行,秘府擢文儒。


诏书忽已至,焉得久踟蹰。

离离剑上斗,落落琴中星。
丈夫不得意,且持归紫扃。


秦川迢递几千里,燕台八月凉风起。

牛车读古书,少作游秦客。


一朝起为郎,华省何赫赫。


若有南山云,时时生枕席。

老恋明时未拂衣,留行无勇惜君归。


和于朝喜群芳聚,减却春因一片飞。


坝岸柳禁频折否,玄都桃恐再来非。

吏奉新书多刻峭,君于此事极忠勤。


告缗鲜有丽三尺,投劾不如宽一分。


重币稍权周旧法,大搜安用汉深文。

南山有白云,应物任所适。


欻来非有心,倏去还无迹。


甘泽望沾浃,嘉生待苏息。

西伯昔断讼,令名存迄今。


南临大河曲,北倚首阳岑。


俗被圣贤化,人多礼让心。

彤管先朝随帝子,白头今日奉王孙。


汉庭亦羡相如美,楚客重看贾传尊。


花下图书开玉殿,日高琴瑟在朱门。

高人雨中至,邀我游山作。


自非冥寂徒,孰遣纷华落。


方春乃发轫,残雪犹映薄。

我生虽晚亦匡庐,得见先生喜有馀。


止为包荒安邸舍,敢将入幕论乡闾。


一官贪禄无他望,四海安身即定居。

几年分阃作遨头,又拥皇华岁两周。


岂有休声勤注倚,尚持英簜但咨诹。


只今衮职须谁补,自古官身可自由。

诏书隐隐下穹窿,已觉朝廷后此翁。


儒雅久称唐吏部,典刑今对汉申公。


薰风使者驱驰外,暇日斯民长养中。

一代鹰扬出武威,虎头燕颔似君稀。


马经栈道风为御,箭过天山雪共飞。


盟府勋名开世阀,玺书银夏总戎机。

与君相别意如何,吾道随时任卷舒。


鲁酒数杯三叠曲,清风千里一船书。


紫芝云外山无主,红蓼滩头水有鱼。

天风颠倒越江滨,眼底轮云局面新。


正拟凭栏大观海,俄惊啼鸟倍伤春。


临岐此日应难别,遗教终身不失亲。

骥足新开道路初,龙文旧识斗牛墟。


行边览胜多佳句,在处探奇有异书。


庾岭乡心梅已实,秦淮归棹柳方舒。

十龄文彩普含城,十七游燕客尽倾。


万马群中夸汗血,谁教归去有悲鸣。

三载同君揽秋月,秋月澄澄盈乍缺。


越王台上望罗摩,此时见月心应绝。

春风容易结浓蘩,却到秋深未可论。


静悟莲华池上业,他时相见寂无言。

驱车三晋复荆门,伏暑炎歊使我烦。


爱汝玉壶冰影泻,更裁春雪点郊原。

辽阳烟火照都城,底事忧时白发生。


临别豪华君记取,重来恐已不胜情。

瀛洲携酒听黄鹂,犹忆陈生限韵诗。


回首故人为客尽,绿槐深院可胜思。

西山朝爽动相闻,昨夜离筵忍送君。


余自不禁燕市酒,未应衫袖泪纷纷。

玉署新题倚马多,问奇亭外许谁过。


石厓著述还应纪,莫遣千秋负薜萝。

穴壁邻光夜不迷,鸣珂曙色待金闺。


畔龙城里龙归去,龙友何年过玉溪。

梅岭奇梨共日南,就中万里复眈眈。


遥知别后书难寄,一字相思当百函。

辘轳宫井散群鸦,左掖门边览雪华。


分赋琼英能几日,大棋山外望归槎。

尽道词垣昼锦归,锦衣何似旧斑衣。


潘舆白发双辞阙,不怨云边去住违。

幽窗煮茗泛虚清,共读南华一卷经。


读罢还同黄菜饭,他年休负此时情。

与君同日直承明,春雨秋花无限情。


一夕天涯分万里,不知身世寄浮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