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灵台无事日休休,安乐由来不外求。


细雨寒风宜独坐,暖天佳景即闲游。


松篁亦足开青眼,桃李何妨插白头。

年老逢春犹解狂,行歌南陌上东冈。


晴云高鸟各自得,白日游丝相与长。


草色无情尽眼绿,花林多思袭人香。

年老逢春春莫咍,朱颜不肯似春回。


酒因多病无心醉,花不解愁随意开。


荒径倦游从碧草,空庭慵扫自苍苔。

飞檐危槛出林端,王屋嵩丘咫尺间。


独爱高明游佛阁,岂知忧喜满尘寰。


目穷莽苍纤毫尽,身得逍遥万象闲。

林下虽无忧可消,许由闻说挂空瓢。


请君呼取孟光饮,共插花枝煮药苗。

淡日浓云合复开,碧嵩清洛远萦回。


林间高阁望己久,花外小车犹未来。

红樱零落杏花开,春物相催次第来。


莫作林间独醒客,任从花笑玉山颓。

山人有山未尝游,俗客远来仍久留。


白云满眼望不见,可惜宜阳一片秋。

自然天物胜人为,万叶无风绿四垂。


犹恨簪绅未离俗,荷衣蕙带始相宜。

洛阳四时常有花,雨晴颜色秋更好。


谁能相与共此乐,坐对年华不知老。

安乐窝中自在身,犹嫌名字落红尘。


醉吟终日不知老,经史满堂谁道贫。


长掩柴荆避寒暑,只将花卉记冬春。

慕德闻风久,论交倾盖新。


何须半面旧,不待一言亲。


讲道切磋直,忘怀笑语真。

菽藿一箪乐,蒿莱三亩宽。


蒲轮不能起,瓮牖有馀安。


高节去圭角,久要敦岁寒。

圣贤事业本经纶,肯为巢由继后尘。


三币未回伊尹志,万钟难换子舆贫。


且因经世藏千古,已占西轩度十春。

打乖非是要安身,道大方能混世尘。


陋巷一生颜氏乐,清风千古伯夷贫。


客求墨妙多携卷,天为诗豪剩借春。

年老逢春人自惊,春寒不饮负良朋。


江南报到犹深雪,都下听来无早莺。


司马惯将筇杖策,尧夫来挽小车行。

年老逢春人更狂,不登高阜即平冈。


忘怀每怪言非浅,好睡还惊梦不长。


过市尘多如触雾,临窗花少胜焚香。

年老逢春人共咍,小园日涉去仍回。


墙边槐树谁家种,篱外桃花特地开。


冰到泮时终在沼,石依阴处自生苔。

二十年前尘路忙,如今都住寂寥乡。


梅花时节溪山好,菜粥人家门户香。


否往泰来天外事,早眠晏起枕中方。

竹冠藤杖两棕鞋,老去闲游学打乖。
一饭至今仍苜蓿,三杯宁得厌茅柴。
敢期短发身长健,已许名山骨可埋。
肝肺谁收天下春,风流千古打乖人。
浩歌声里皆天籁,安乐窝中尽谷神。
杨柳枝头风味暖,梧桐梢上月华新。
纷纷蜂子竞生涯,每到花时辄放衙。
悬室尽将花作蜡,何人翻以蜡为花。
姑从凡卉论先后,若比江梅有等差。
堪爱前贤邵夫子,光风霁月意温醇。
图书自乐先天老,物我同游大地春。
机任鸢鱼忘岁暮,时偕花鸟露天真。
拈到屠苏不占先,赏心乐事转堪怜。
谁知白发称难老,未必青春定少年。
洛下花开真率会,香山酒热艳阳天。
生平阅历几经春,晚年逢春不厌频。
岁月浑忘将老去,莺花倍觉与人亲。
蹉跎且莫回头数,欸洽还同觌面新。
圣学本无言,言者即不知。
大道本无思,有思属外驰。
荣华寻常耳,今古更共之。
寒风吹疏林,霜叶堕鸣雨。
怀思倦遥夜,清梦了无与。
揽衣起徘徊,人静月在户。
冥冥鸿羽在云天,邈阻风音已十年。
不谓圣朝求治理,尚容遗逸卧林泉。
羡君自有随时乐,顾我官闲饱昼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