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依稀犹在,金谷春光如海。
步障锦丝围,妙舞清歌交赛。
粉行珠队。

百花落尽,只榜眼、莲花长好。
甚老去张郎,脸霞红褪,犹著白衣待诏。
千岁辽东霜翎鹤,算十倍、雪儿难老。

不绯不紫,是榜眼、莲花一瓣。
与脉望圈儿,香芸叶子,好结书中伙伴。
露冷瑶房轻轻坠,了不觉、粉痕销减。

鹊垆香案,早爇尽、残灰金黍。
只阿母临妆,双成轮值,名字窗间久署。
往日宫廊红鹦鹉,怎不共、青禽飞去。

半钩淡月,又照见、玉阶人影。
记楚佩轻捐,吴笺遥递,天际芳音伫冷。
钿晕罗衫如烟薄,怎禁得、相如秋病。

白杨枝老,暗锁一天愁雾。
绝调已销沈,怎把钟期重铸。
胜游空数。

绀纱幔卷,尚拂面、穗烟轻扬。
记锦轴薰香,圆仪窥粉,不许蛛丝罥网。
丈室天花成何事,但做尽、人间惆怅。

织就木棉,裁成碧绢,光耀玉环金缕。
服号离尘,布名屈朐,一钵共来西土。
想夜半传心印,把心灯遮住。

钗闪银屏,帘垂碧月,填就新词铜虎。
黄绢深惭,朱唇轻啭,消得佳人含吐。


细味幽兰香气,偏识郎心苦。

东风帘影,依然是、去年庭院。
门外正春寒,试凭旧主,暂寄修梁尘满。
借问杨花是何处,有华屋、朱门堪荐。

越王台畔,谁把胭脂轻洒。
怪真色生香,乍染出、猩红样,浅深高下。
莫是杜鹃啼血处,痛处士、山妻羽化。

桃花开日,有一个、内家妆束。
看几叶春衫,半钩罗袜,兰麝浑身馥郁。
庭畔珊珊环佩响,恁撩乱、憨容堪掬。

翠微径仄,怯鬓白、被风飘影。
念橘柚新阴,枌榆旧社,门掩裙裾客冷。
比似侯爪将军树,勿误认、文园秋病。

月阶闲立,又惹得、满身花影。
奈孤枕遥更,薰炉残烬,凄绝关山梦冷。
望末红楼天边远,外讳说、相思成病。

高堂王谢。
溯燕子、来时潇洒。
对叆叇、白云亲舍感,嗟回首、十年心挂。

旅灯寒拥,早暗洒、一帘风雪。
叹辜负香衾,徘徊长漏,欹枕愁肠百结。
偏怪无端孤馆梦,更搅得、魂惊心折。

浪花皱石,飐夜月、欲移还定。
想白苎烘晴,黄蕉摊雨,人整斜巾照领。
剪断鲛绡何人续,黯梦想、秋江风冷。

闷来弹鹊,又搅碎、一帘花影。
漫试着春衫,还思纤手,熏彻金猊烬冷。
动是愁端如何向?但怪得新来多病。

愁云痴霭,隐一道、无情疆界。
乍凉月、上弦秋上浣,偏今夜、女牛光太。
守住情关参不破,直贯透、九重天外。
洞启楼窗,书案对、莲花峰影。
任海燕窥梁,山峰入户,高处不胜春冷。
万树蟠桃齐开遍,食之者、延年却病。
何来周昉,偷出深闺一罅。
除绣帖针床儿女事,都阁起、莫侵笔架。
月冷花慵春漏永,冷落煞、一枝低亚。
富春七里,水拖蓝、游鳞堪数。
看来往云帆,浅深沙石,渺渺青溪渔浦。
南北峰头登临远,望不尽、斜阳疏树。
绣帘卷起,悄不见、夕阳红影。
但几树垂杨,几重芳草,几点梨花雨冷。
长日恹恹愁时节,怕又是、玉人多病。
寸肠万绪,共雨外、际空云乱。
正岸阔波肥,林髡山老,秋味疏襟自道。
暗数平生欢游地,竟半化、狐町狸疃。
日高睡起,又恰见、柳梢飞絮。
倩说与、年年相挽,却又因他相误。
南北东西何时定,看碧沼、青萍无数。
野塘暗碧,渐点点、翠钿明镜。
想昼永珠帘,人闲金屋,时倚妆台照影。
睡起阑干凝思处,漫数尽、归鸦栖暝。
一江渌净,算阅尽、燕鸿来去。
便系日绳长,修蟾斧妙,教驻韶华未许。
白白红红多多态,问底事、东皇无语。
数声银箭,又历过、云山千里。
叹好梦难凭,幽欢无据,赢得一番憔悴。
起向纱窗恹恹坐,独自个、没些闲事。
西风飒飒,叹楚客、顿添悲思。
看丛桂都开,紫莼渐老,促我故国归计。
冶叶倡条都相识,似成了、天涯浪子。
玉枝零乱,怎不向、金壶幽贮。
算误倚枯丛,更催春羯,相近都非素侣。
雾鬓风鬟轻寒里,悄写影、水烟荒渚。